作者:小池龙之介
译者:刘军
三个月前读读完了这本书,读的时候觉得很好,书里是教我们怎样练习不思考,因为现在的大多说问题都是思考太多,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是一周写一本书,自己书看一遍写不出来,就找来前段时间看过的书再看一遍在写
书中举例说正是人类的思考能力,反倒降低了我们的注意力,使人变得焦躁迷惘,换言之就是人类患上了“思考病”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手里干着这活,脑子里却想着这样那样的情景,你和别人讲话讲到你不喜欢听的但有又不好意思打断,你就讲注意力分散到其它事情上了,比如我要吃什么或者其它的,
人的三大烦恼1愤怒,2欲望,3迷惑,
欲望当某人听了几句恭维话就很得意脑子里还一味的要再多些,再多些,此刻他的“欲望烦恼”被激活了。
相反面对信息,“不想接受,不想看,不想听”抗拒的内心被称为“愤怒”。
这里的“愤怒”比通常意义上的愤怒其内涵要大的多,当我们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时不时会参入杂音,都有哪些信息会变成杂音呢?答案是强烈欲望或愤怒的烦恼一起渗入内心的信息。比如你知道有人在说你坏话,你很愤怒,痛苦的思考在大脑里不停的盘旋。如“他太过分了”,惨了,别人对他的话信以为真怎么办,都是这种无意识的思考,当这种思考越多对我们当下的影响越大。人不可能不思考怎样才能避免这样无知的思考呢,作者用了佛教中的“八正道”之说。
步骤1—— 制定自我规则,形成强有力的内核。正思维(思考内容约束)正语(语言约束),正业(行动约束),正命(生活方式约束)
步骤2——培养专注力。正定(专注)正精进(净化内心)
步骤3——领会 正念(磨练内心灵敏度)正见(觉悟)
正思维是要求人只思考当下,洗盘子时只思考怎样洗干净,思考问题时要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此时,只要适当地考虑最低限度的事情,考虑任何排除无论是妄念让自己空忙一通的思考,进而做到克服烦恼,这才是修行的起点,同时也是修行的终点。有针对性,且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佛教的冥想法,笑来老师说的坐享也可以,
远离痛苦的练习,说话,我们自以为可以自由思考,自由说话,实际上只不过是输入刺激,及思考自动反应并输出罢了。如何使大脑从被动说话的奴隶状态中解脱出来,让人们把话说得更加自如更加真实。首先,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声音,因为说话快声音大,听话一方反而被输入了不快的刺激。说话时不要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刺激,这样才有利于实现说话的最初目的。说话时要时时倾听自己的声音,不要勉强逼迫自己说话要缓慢些,或说话要稳重些,只要能将意识集中到自己的身上就可以了。
抛弃消极思考的练习。作者给大家推荐了一个佛教中的方法,就是避开压抑和发泄之道,选择第三条道路及注视,这里的注视是其对象是自己的感情,注视是自己看见与李笑来老师的元认知是一个道理。
道歉是要明确提出自己的改善对策。如果真要道歉,就不要指望这种道歉会让自己变得轻松自在,而是如何考虑才能缓解对方的愤怒。用真诚的解释服为对方的痛苦,比如说你和另外一个人约会你迟到了你要向对方传达这样的信息我知道了,并不是因为将你不放在心上,而是发生了另外迫不得已的事。
书里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来改变无知的思考,比如倾听,读写,培育,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践行,只有通过践行才能内化到身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