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倚三峰,西邻二寨,北源幕阜,南仰连云极目楚天舒,巧借赤溪围玉带
内擎四柱,外立双狮,上绕游龙,下藏卧龙举目红日近,高飞彩凤耀金甍
这是汩水源方氏祠堂大门两侧的对联,初看《锁壳门》,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黄河边上的万家庄,像极了汩水源头的芳草场。
1.
那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老天爷也似乎忘却了这个贫瘠的小山村,整个“双抢”时节,连一场像样一点的雨都未曾下过。
村子里几十口池塘,全都干枯了,门前沙河里倒还有点水,无奈地势较低,抽水不易。
眼看着这庄稼无法下地,大伙商量着在河上游的高处修一个土坝,将水引流储蓄起来,以浇灌水田。
水坝一修成,给村子里的水田带来了天大好处的同时,也给村子的人们带来了灾祸。就如同万家庄那40亩地一样,有限的资源(蓄水),让原本和睦的村民之间起了分歧和间隙
不久,门前稻田的泥土又裂开了一道道地缝,像一个渴极的人张大着嘴,望着那炎炎夏日;又像是在跟自家的主子说:我都快渴死了,能不能给我弄点水来?
中午时分,日头热辣辣地挂在半空,知了在树梢叽叽喳喳地叫。忽地一声“打死人了”,随即而来的是一声又一声惨绝人寰的哀嚎。
死了儿子的在哭…死了丈夫的在哭…死了父亲的在哭…打死人了的也在哭…
真是一人冲动,两家凄惨,三世仇深。
2.
唐睿宗时期,在确立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愁:按照宗法的嫡长制原则,应立长子李成器为太子,况且李成器的太子之位是在早年间便已确定下来的。但在讨平韦氏之乱中,功劳最大的却是三子李隆基,睿宗因此意久不定。
李成器看出父亲的心事后,对睿宗说:“储副者,天下之公器也,时平则先嫡长, 国难则归有功”,坚决让太子之位谦让于三子李隆基,最终成就最辉煌的大唐盛世。
太子,即未来的天子,是要当皇帝的,这个位置已经不能用“位高权重”来形容了。
身为嫡长子的李成器将太子之位谦让给李隆基,不但解除了父亲的为难成全了盛世大唐,而且将未来争位之战提前消灭同时还获得了李隆基的信任与情感。
3.
《锁壳门》中所有恩恩怨怨的起因,皆是二房那40亩田土所引起的,说起这40亩田,其实是一笔横财。
一个家族经过几代甚至更多代的开枝散叶后,总会有一二房会断了香火,万家庄的二房,到长春这辈人的时候就是如此。
按我们当地风俗会从别的房中,过继一个男丁到其名下,便可继承其房下的所有财产和田地。但是在《锁壳门》中并没看到这种解决方案,或许地域不同处理方法也会不同。
原想靠着这40亩田发个不大不小横财的大春,被长春“横插一刀”说服族长,把田判给了二腰子。
遂怀恨在心,盘算着报复,恰又遇上一个好斗的永春。于是干柴遇上烈火,针尖碰着麦茫,开干!
自己干不过,继续请外援干,谁知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正应了那句害人终害己。
4.
时光在一年又一年残冬的风季里流转而去,出外十九年的大春回到了黄河边上的万家庄,但没有人认得出来。他疯疯癫癫地唱着:悔不该哎…..图财害命….把那天良丧…..
永春年复一年地执着于复仇、大春穷困悲惨地苟且偷生地活。作者用较长的篇幅来写长春死后的这些日子,把这永春和大春两人十九年的生活写得凄凄惨惨,把心里那个“梗”写得怎么也放不下来。每个人看到最后那一段,多多少少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或可怜大春的悔不该
或责怪永春的参不透
或是感叹着世事无常,善恶终有报
或是思索着生死有命,一笑泯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