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职儿女”一词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年轻人和父母一起生活,付出劳动换取经济支持,成为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
对于“全职儿女”,有人认为是“新型啃老”,选择逃避职场的压力;有人认为这也是一种工作、生活方式,选择做“全职儿女”没什么不好;还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过渡状态”,一边做“全职儿女”,一边准备考研或者找下一份工作……
虽然我女儿只有4岁,但我想不妨做一场思想游戏,畅想一下未来她做“全职儿女”的场景,看我是否乐意接受。
首先,是她做“全职儿女”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可能性。
场景1:想考研或考公,或者找份理想的工作,需要在家过渡一段时间。那么我双手赞成她做“全职儿女”,毕竟孩子要做正事家长是必须支持的,她完全可以在家只专心学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再对我们老两口翻几个白眼。现在居然说要主动承担家务,还要陪伴父母,绝对是良心儿女!
场景2:把“全职儿女”作为一项正经工作,没有短期内改变的计划。其实细分也有很多情况,比如女儿已经挣了很多钱,觉得陪伴父母更为重要,所以选择回归家庭,如果是这样,我们一定会流下欣慰的眼泪。再比如女儿工作不顺心,或者毕业后不想进入职场,主动选择做“全职儿女”,这种情况应当是社会争议比较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我还是会尊重女儿的选择。因为我认为女儿已经成年,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不应当干涉成年子女的选择,只有维护住这个底线,子女才能获得精神独立,家庭关系也才能更加和谐。
但接受“全职儿女”的选择也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家庭经济情况允许,否则我们只好选择不当女儿的老板……二是女儿要对“全职儿女”意味着什么有充分的认识和认真的考虑,尽量避免一时冲动做出错误决策。
到时,我会认真和女儿一起分析做“全职儿女”的代价。我能想到的主要有两点。
没法为家庭增加收入。到时候老两口已经接近退休,因为女儿照顾而焕发事业第二春的可能性估计不大,做“全职儿女”吃老本,意味着家庭生活水平很可能会下降,抗风险能力也会下降,万一有个三灾六病可能会捉襟见肘。当然也许到时我们已经实现财务自由,那前面就当我没说……
面临父母故去之后转型的问题。与“全职父母”不同,“全职儿女”很可能会面临父母的老去和过世。如果届时儿女还在壮年,有可能会想要重回社会,将会面对较高的回归和融入门槛。当然,儿女也可能选择将全职进行到底,一直在家庭中生活而不再回归社会,那么最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规划,充分保障生命质量。此外,“全职儿女”择偶范围相对较窄、父母去世后家庭收入可能下降等问题,也需要认真考虑。
如果女儿经过认真权衡后选择做“全职儿女”,那么我会充分支持她的决定。同时,从父母的角度,也要为此做好准备。
要做好家庭预算。详细计算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特别考虑到“全职儿女”家庭往往创收能力不足,因此要充分预留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准备金。如果计算结果不足以支持儿女全职,那么只好和儿女说声抱歉……如果可以支持,那么在家庭生活中要严格执行预算收支。
要摆正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当然,父母很难做到像真正的雇主一样对儿女严格考勤、管理绩效,但还是应当为儿女明确其应当承担的职责,比如分担家务、关照家人情感需求等,尽量引导儿女为家庭做出贡献。因为这是“全职儿女”与“啃老”的最重要区别。
“全职儿女”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我认为,我们要开放思维和心灵,积极接受新事物,而非一味拒绝和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