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君主制的社会里,乱世之中有人僭越称帝似乎是必然的,总有人要吃第一只螃蟹。
在汉末的乱世里,为什么吃第一只螃蟹的人偏偏是袁术呢?
而势在必得的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
本文将借由袁术这个特殊代表,深入探讨一下乱世之中军阀们的生存之道,以及曹操不称帝的幕后原因。
建安二年,是乱世之初比较热闹的一年。
这一年,骄傲的曹操被小小的张绣一顿狂虐险些丧命。也是这一年,曹操好不容易扶正了汉献帝的龙椅,袁术就在扬州公然称帝了!
袁术是袁绍的同族弟弟,他是袁绍二叔家的小儿子。在《袁绍:我是富二代,我也很无奈》一文中,我曾介绍过袁家“四世三公”的显赫背景,以及袁绍隐秘的身世,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去挖坟。
都说“兄弟如手足”,可是袁家这俩兄弟却经常胳膊拧大腿。
原因很简单,因为到了袁术这一辈,袁家名望最响的两个人就是袁绍和袁术。袁绍继承了所有的家族荣誉,袁术羡慕嫉妒恨。而袁术继承了所有的家族财富,袁绍同样羡慕嫉妒恨。
又因为一些外在的原因,比如袁绍企图另立新君的时候想让袁术支持自己,但是袁术没搭理他。种种原因最终导致兄弟二人渐行渐远,甚至视彼此为仇敌。
但这兄弟二人并不是没好过。袁绍屠戮宦官的时候,正是袁术帮哥哥在后宫放火,逼出了宦官首领。
董卓入京,也想拉拢袁术,袁术不干,于是跑到孙坚替他打下的南阳,从此开始自己荒淫无度的一生。
讲真,袁术这一辈子没干什么正经事!
如果说袁绍曾为稳固乱世付出过努力,那么袁术则完全是打酱油的。
袁术就像是东汉末年里混吃混喝的二混子,仰仗着自己显赫的家世,招揽了一批跟自己一样的二混子,整天贪图享乐,消耗着乱世里残存的宝贵资源。
当时南阳是片富庶之地,占据了这片得天独厚的好地方,理应抓紧壮大自己励精图治。可是据《三国志》记载,袁术在南阳时,骄奢淫逸,狂征暴敛,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简单的享乐终究满足不了袁术疯狂的欲望,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当皇上更快乐的事情呢?
袁术已经蠢蠢欲动,终于他等到了一个机会!
据裴嵩之注引《吴书》等相关文献的记载,讨伐董卓时,孙坚曾在洛阳的废墟中找到传国玉玺,袁术知道这件事情后,就绑架了孙坚的老婆,逼孙坚把玉玺交给自己。
这件事不见于正史,连野史都算不上,顶多算是坊间传说,不过足以见证袁术称帝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兴平二年,当汉献帝如丧家之犬四处流亡的时候,袁术曾试探性的向自己的属下们表达过称帝的想法,不想遭到自己的贴身秘书阎象的否决。袁术嘿嘿一乐,心里却很不高兴。
这个时候孙坚已经不在了,孙策接替孙坚的位置,他劝袁术千万不要称帝。袁术不听,孙策便找了个理由回江东开辟自己的事业去了。
没过两年,建安二年初,袁术还是公然称帝了。建号“仲氏”,自为仲家帝,分封文武大臣,像模像样的做起了皇帝。
所以袁术称帝的原因很简单,就一个字:作!
袁术称帝的后果也很简单,就两个字:作死!
知道袁术称帝,曹操第一个表示不乐意,心说:“老子刚忍辱负重的从外面给自己找了个野爹回来养,你就自立了,真拿我手里的这个野爹不当爹啊!”但当时曹操忙着揍张绣,没空搭理袁术。
话说袁术既然如愿以偿的做了皇帝,那你就好好治理你的小国家呗,搞好了没准真成正统了都不一定。
可袁术偏不,开始由内而外的作死。
在这个“仲家帝国”内部,因袁术的奢侈迷乱而民不聊生,他极度消耗着江淮之地的财物资源,使得民间出现人吃人的惨状。
对外袁术开始不断撩骚。因为吕布不让女儿当自己的儿媳,袁术举倾国之兵讨伐吕布,被吕布来了波团灭。
袁术的主力被打没了,仍然不知死,又开始撩曹操。
曹操终于被撩急眼,派大军攻打袁术,袁术望风而逃,举国迁移。
袁术跑到自己的部将那里,但是部将们不愿接纳他,他就想去找自己的大侄子袁谭,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刘皇叔,彻底把袁术打灭火了!
末路将至,袁术终于想起了自己的哥哥。
他请求哥哥接纳自己,愿意将自己的帝位奉献出来。
不知是贪图帝位还是念及手足之情,袁绍愿意接纳自己的弟弟。但是在刘备的阻击下,兄弟二人最终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临死前,袁术想喝一口糖水,手下们却找不来。袁术悲愤的感叹到:“我咋混的这么惨呢?”随后吐血而死。
东汉末年最著名的一场称帝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现在看来,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乱世里称帝的人不在少数。比如五代十国这段乱世,有点兵权的人就敢称帝建国,建立的大大小小的政权何止十个!
历史上有那么多人逆天称帝,为什么只有袁术称帝的下场这么惨呢?
因为袁术生错了时代,他生在一个道义理法仍然具有极高约束力的乱世。
在我看来,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讲道理的乱世”。
虽然是乱世,虽然军阀割据战乱不休,但是却乱的很有原则。大多数军阀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都在按套路出牌。
比如董卓,他闹得全天下鸡飞狗跳,把皇帝当做袜子一样换来换去。他分分钟都可以称帝,却不敢越雷池一步;
比如袁绍,名震四海,虎踞河北,天下士人争相归附,袁绍要称帝决没有弟弟那么惨,可他仍然对汉献帝俯首称臣;
比如曹操,一生都在拥护着只剩框架的大汉王朝,至死甘做汉臣;
比如刘备,在皇家早已没落之时,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皇室后裔的身份,并且凭借这个身份到哪都能吃得开;
比如丁原、陶谦、刘表、刘璋这些封疆大吏,他们手握强兵重权,本应该成为乱世真正的主角,可这些省长、省委书记却恪守为臣之道,替大汉守卫疆土,并没有在乱世中进行大规模的攻伐,反而沦为逐渐崛起的军阀们吞并的对象。
而袁术、吕布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早早的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东汉末年这股无形而又强大的约束力究竟是从哪来的?
这要从汉朝的统治思想说起。
大汉帝国无疑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这个国家推崇的主流思想是:儒学。
汉武帝时期,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天下的主流思想,影响了两汉的发展,直到晋朝“玄学”的兴起。
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呢?
董仲舒将先秦儒学改造升级,放大并创造出“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理论。成为当时的人们信奉的人生准则和道德准则。这些准则不但影响了两汉,也直接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在当时,董仲舒的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也间接造成了一个后果:汉末门阀士族的泛滥。
随着儒学的兴起,士人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一路猛涨。无数知识分子实现了从士人到士大夫的演变,为官从政成为士人的首要目标,从而导致了代代显贵的士族诞生。
世家大族们世代公卿,垄断了大汉王朝所掌握的舆论权,控制着当时整个社会的舆论。
到了东汉末年,士族的力量没有任何消减。舆论仍掌握在这些士人的手里,而士人评定善恶的标准就是董仲舒所推崇的革新后的儒家思想。
所以即便在汉末乱世里,一旦有人打破了维系大汉数百年的道德准则,就注定要被天下士人口诛笔伐!
袁绍前期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他借着名门之后的身份有效笼络了北方士族;而袁术公然称帝,打破了当时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覆灭是必然的。
定力再强的人,也必须在强大的主流舆论面前低头!
这就是为什么汉末乱世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因为只有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在残酷的舆论中活了下来!
所以在东汉末年这段特殊的乱世里,军阀们想要混好,一定要做到“名正言顺”。
那么,为了让自己的割据名正言顺,三国时期的军阀们都做出了哪些探索和尝试呢?
第一条路: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称号。
这是想在乱世混下去的必经之路。
这个称号也许毛用没有,但是为求“名正言顺”,要的就是这个无用的“名”。
比如董卓入京之后自封为“太尉”;
比如曹操迎奉天子之后,怕袁绍不高兴,于是求着袁绍当“大将军”;
比如刘备攻占汉中之后,自封为“汉中王”;
比如曹操,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他可是煞费苦心,他先自封为“丞相”,后期丞相不足以承载他所有的权利,他又不顾非议的让汉献帝封自己为“魏公”,过了两年之后,索性称“魏王”。
在乱世中,如果得不到一个足以证明自己实力的称号,是混不下去的。
第二条路:封疆大吏,拥兵自重。
就像前面所说的,在东汉末年这个奇怪的乱世里,手中握有重兵强权的封疆大吏们并没有掀起什么大的风浪,反倒先后沦为群雄逐鹿里的“鹿”。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正统政权早已经失去了对这些封疆大吏的约束,所以尽管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但是本质上他们仍是军阀。
第三条路:老子就是军阀,没啥理由!
这是最简单粗暴的一条路,也是暴力的武将们成为军阀的捷径。
然而选择这一条路的军阀往往“名正”了,但是言不顺,所以注定不能长久。
代表人物:吕布。
吕布靠名望和武力获得了地盘,却不懂得团结士人的力量,而士人也瞧不起他这样的莽夫。
所以吕布没有坚持多久就被陈珪、陈登父子算计,惨死白门楼。详见《吕布:我本英雄,岂能无谋》。
第四条路: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代表人物:刘皇叔。
刘备到底是不是皇族后裔,以我的能力是考查不出来了。《三国志》里说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这个刘胜可厉害了!他就好似西汉时期的一头种猪,繁殖力惊人,一辈子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生得多不可怕,可怕的是朝廷不得不替刘胜负责,帮他养这数量庞大的子孙。
汉武帝说:你可别坑老子了!经过汉武帝削藩政策的洗礼,刘胜的后代逐渐都沦为庶民。
所以刘备就算真的是皇族后裔,到了东汉末年,他除了跟皇帝一个姓之外,早就跟皇族没有任何关系了。
但是我们都知道,刘备在乱世里混,名片上的第一行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智慧,因为不管治世乱世,能和皇族套上关系做事情总会方便很多。
第五条路:迎合主流思想,响应时代号召。
代表人物还是刘皇叔。
刘备毕生奋斗,打出的口号就是“仁义”,这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也是那个时代最或缺的东西。
在乱世之中仍然保守仁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刘备做到了,而且做得及其完美。
刘备仿佛周身都有仁义的神光护体,到处感召世人,使他虽然在乱世中被人追着打,却总能大难不死。
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
《三国志》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刘备曾经得罪一个叫刘平的人,刘平派人去刺杀刘备。这个刺客暗中观察了好久,发现刘备是个仁义之士,被刘备感动,刺客非但没有刺杀刘备,还把真相如实相告。
刘备的“仁义”,迎合了主流思想,响应了时代号召,也让士族愿意和他交往。
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难!
第六条路:继承遗志,守土开疆。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三国乱世中还有一类军阀,他们继承前代遗志,在乱世中自立一方。
先举一个反面代表。
比如袁谭、袁尚兄弟二人。
老爸袁绍给他们兄弟几个留下偌大的家业,足够他们胡吃海喝好多年的了。可这兄弟二人别的没学会,到学会父辈的胳膊拧大腿,袁绍死后不久就相继拥兵自立,耗子动刀窝里反,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
另一个成功的代表就是孙权。
哥哥孙策扫平半个江东,却因为没有协调好和士族之间的关系,最后惨遭暗杀。孙策临死前,年幼的孙权还只知道哇哇大哭。
可就是这个少不经事的青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权衡着江东复杂的士族关系,使得江东成为乱世之中的世外桃源。
他取得成就连敌人都大加认可。据裴松之注引《吴历》记载,曹操曾将发出那句著名的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七条路:另辟蹊径,自立为帝。
这个没啥代表,就袁术独一份。
袁术用血的代价向当时所有军阀证明了:东汉末年水太深,没事别瞎嘚瑟!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袁术不失为在乱世生存中尝试了一种新的道路。
不管其目的和结果如何,袁术这种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是其他军阀比不了的。
第八条路:站在正统的一边,以正统的名义讨伐群雄。
这是最名正言顺的一条路,也是最难走的一条路。
乱世之中,只有曹操选择了走这条路。
这注定是充满光辉且如履薄冰的一条路。
选择这条路,注定曹操要一生甘为汉臣!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尽管曹操伴的不是虎,是一只小花猫。可这只小花猫身边,却聚集了一大群忠心耿耿、咄咄逼人的铲屎官!
这群铲屎官,是全天下最顶尖的士人代表,孔融就是其中最咄咄逼人的一个。
除了皇帝身边的士人代表,曹操身边还有无数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他,比如边让、荀彧、崔琰、杨修。
这所有的士人代表中,有一部分人就像狗仔队一样,全天候监视着曹操的一举一动。曹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会以为是理所应当。可一旦曹操的任何举动有违他们的道德准则,第二天曹操的绯闻就会铺天盖地的传满天下。
毫不夸张!当时的士人代表就是有这样的影响力!
曹操竭尽一生都在努力改善自己和士人、士族的关系,他确实收服了一部分士人的心,也确实无情的逼死或杀死很多人,其中就包括他一生的挚友荀彧。详见《荀彧:大汉最后的臣子和他的空盒子》。
绕了一圈,是时候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势在必得的曹操为什么没有称帝?
客观原因前面已经分析的很清楚了:当时的舆论环境不允许曹操这么做。
曹操绝不是傻子,已经有了袁术这个前车之鉴,他是绝对不会犯险称帝的。
我们甚至可以假设,如果没有袁术称帝这件事,如果没有赤壁之败,以曹操的脾气,他没准早就称帝了。
因为袁术的教训太深刻,因为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最好时机,使得曹操不敢,也没有足够称帝的砝码!
另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当时内忧外患,时局混乱,不适合称帝。
晚年的曹操虽然具备了一切称帝的条件,但当时的烦心事却一件接一件,使曹操没空称帝。
建安二十三年,也就是曹操称王一年之后,太医令吉本就发动谋反。周润发主演的电影《铜雀台》说的就是这件事。
也是这一年,汉中之战爆发。
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年初,曹操就痛失嫡系爱将夏侯渊。同年五月,曹操下达了那条著名的军令:鸡肋。
打也打不赢,干守着也没啥意思,曹操已经陷入汉中的泥潭,一句“鸡肋”不如说“真累”,道出了曹操的无奈。
也是在这一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操受到了惊吓,决定迁都。
到了这一年的十月,关羽失败已成定局,曹操终于能松一口气,称帝之事又被提上议程。
据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这个时候,孙权上书请曹操称帝。这无疑触动了曹操最敏感的神经。他呵呵一笑,最后一次明确表态:“孙权这儿子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啊!”
意思就是自己绝不会称帝。
三个月后,曹操在洛阳去世,终其一生都没有跨出那一步。
那么曹操不称帝的主观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岁月不饶人,曹操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封魏王,此时他已经六十二岁,这在古代已经是很高寿的年龄了,曹操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此刻身为王爵的曹操,享受着一个皇帝所拥有的一切荣耀,又何必再贪图那一个虚名呢?
其次,曹操根本就没有称帝的打算。
曹操曾不止一次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意图证明自己没有称帝之心。
最著名的,就是那篇《述志令》,又名《让县自明本志令》。
当时曹操败于赤壁,它不得不收拾残局,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士人和敌人双方面的嘲讽。
即使顽强如曹操,也难抵强大的流言蜚语。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要么杀尽天下士人堵住他们的嘴,要么彻底降服孙权,事实上这两件事他都做不到。所以曹操只能认怂,写下《述志令》。
枪杆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就只能动笔杆子了,还好曹操是个文学家,写一篇感人的自传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记载了《述志令》的内容,文中曹操先阐明自己最初的理想:
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之后明确的表示: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及,意望已过矣。
又表示: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接着曹操又说出那句霸气侧漏的话: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要表达的意思是:我原本就是想死后能在墓碑刻上“征西将军”就够了,我现在身为丞相,达到一个臣子的极限,这已经超过我本来的意愿了,我已经别无他求!我今天说这些话,不是因为我狂妄,我只求那些说我要称帝的人别逼逼了!这个国家如果没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称孤道寡,还要我怎样啊!!!
不管这篇《述志令》是出于形势所迫,还是曹操的真情流露,都不难看出,在获得更高名誉的路上,曹操已经身心俱疲。但是他自始至终都很清醒:自己绝不能称帝!
事实证明,名誉与权利的欲望,无时无刻不在百爪挠心般的折磨着曹操。
曹操虽然嘴上说只想当征西将军,可行动上却很诚实,他之后不但做了“公”,还做了“王”。
要知道在古代乱世里,有哪一个军阀不想做皇帝呢?
而曹操当时离皇冠只有一步之遥,却触不可及,这种煎熬恐怕是我们理解不了的。
那个时代以及曹操选择的路,注定他当不了皇帝。
既然这一代当不了,就留给下一代吧!
曹操已经替自己的接班人铺好了路!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即将败亡,这预示着曹操面临的最大威胁已经消除,这是称帝的最好时机。
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记载,这个时候连曹操的好兄弟夏侯惇都劝曹操称帝。
曹操淡淡的说道: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下期预告】说完老子,该说儿子了。
既然曹操都没有称帝,曹丕为何又称帝了呢?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