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en Blanchard 肯·布兰佳、Paul Meyer 保罗·梅耶、Dick Ruhe迪克·卢赫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消除“知”与“行”之间的鸿沟,作者说学习本身就是一段从“知道”到“做到”的旅程。
很多人没有学以致用,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和他们的实际做法之间存在一条巨大的鸿沟,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信息过载
读书、参加研讨班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学习工具,我们需要他们。但是我们总是在接触新的知识,却没有停下来整合他们,并将其付诸行动,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继续不停的接触新知识,我们第大脑就会堵塞。
我们首先必须确定自己需要学什么,然后才能有效率的学这些东西。
想要掌握一样东西,必须完全沉浸其中,直到将其完全吸收。你必须慢慢地咀嚼、消化,直到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人们应该少而精地学习,而不是多而浅地接触大量信息。一旦人们在工作中真正懂得了“少而精”的道理和间歇性重复的重要性,他们就会变得非常有创造力。
第二个原因:消极过滤
当孩子表现出格时,大人要纠正他们的行为。
但他们积极行为同样需要得到强化。当我们做对事情却很少有人发现时,我就会对自己(以及其他人)产生怀疑。我们会逐渐设立一些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大脑会逐渐产生一种消的思维方式,开始对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进行过滤,我们的大脑变得封闭。我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我们会因为恐惧而对很多事情妄下断言。(我觉得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包括自己在内总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跟作者说的这个原因应该有关,所以在以后教育孩子方面,也要对孩子正确、积极的行为做出回应)
很多人都受到了太多的打击,以至于即便是有人提供积极反馈,他们也很难相信。他们会对表扬大打折扣。这很难过,但大多数人都无法克服那些消极经历带来都影响。他们只能发挥出一小部分潜力,由于太早都接触了这些消极的东西,所以在接触每件事时,他们都会用自己消极的思维和那种封闭的,判断性的思维方式进行过滤。
当我们总带着法官的心态去评判他们,这对我们对大脑、心灵,还有我们对未来都是完全不公平的,这是一种最糟糕的自虐。
一旦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倾听,你就会把你听到的内容跟自己接触过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你甚至会想出一些新的方法来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从拒绝到吸收
第一次接触:拒绝
我之所以拒绝它,是因为它跟我之前到想法冲突
第二次接触:抵制
嗯,我明白了,但我还是无法接受
第三次接触:部分接受
我同意这个想法,但是在应用时还是有所保留
第四次接触:完全接受
你知道,这个想法跟我的想法完全一样
第五次接触:部分吸收
我今天就会应用这个想法,太棒了!
第六次接触:完全吸收
我昨天已经把这个想法告诉我的以为销售人员了。跟你说句实话吧,这想法现在是我的了。
通过自己的积极思想所体验到的积极经历越多,你就可以自动跨越这6个步骤。
在给出任何消极反馈之前,我们一定要首先给我积极反馈。
第三个原因:缺少跟进
在接触了新鲜事物之后,没有制定一个跟进计划,很快就会恢复旧习惯。
要改变某个行为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你需要指导(structure)、支持(support)、和问责(accountability)。人们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第三个原因是缺少跟进,而这是所有障碍当中最难克服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制定一份周密的计划。
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它接受完培训的那段时间。
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有一种独特的能力,他们能够像激光一样将自己的能量集中于一个点,并在整个实现目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焦点的集中。
这一点的介绍作者就更偏向于企业的培训了,需要有一个外部人士进行监督,反馈、纠正和鼓励,自己制定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我每天睡觉前都会做下一天的计划,做了计划就不会长时间的发呆和玩手机,所以每天完成的事情也比较多。接下来的几天就要学以致用,对18年要做的几件事结合自控力做一个具体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