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起,我的日常被破坏了,整个生活只剩下一件事情——家装。
五个月过去了,总算有了眉目,生活也渐渐恢复正常,开始写下这段文字的当下刚好是11月7日(立冬),简书居然有七个月没更新过了,所以当下这篇文章也算是对过往生活的记录和交代吧,然后继续开始我的手记生活......
我是个超级怕麻烦的人,为了实现轻松上班的梦想,所以搬家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走路上下班的理想(现在来回差不多3公里,单程走路需要20分钟)。在此要特别感谢先森和两方父母的支持与帮助,因为要感谢的点实在是太多了,又因为是家人,感恩的心在,就不多说了。
除了离家近还有是为了“实现家在生活中的意义”,就像日本女作家石阪京子说的一样:家里并不是累积物品的地方,而是创造回忆,疗愈身心的所在,所以也就有了这几个月的折腾。
篇幅所限在这里我只分享一个观点——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根本不用理会所谓“应该的样子”。
我是一个重度宅,除了偶尔的旅行大部分的休闲时间都希望宅在家里度过,我的主要爱好是读书和电影,也基本都能在家里实现,也有脑子一热的瞎折腾比如烘焙呀,绘画呀,手工呀......也可以在家里实现。而先森的爱好广泛,可以很宅也可以户外,所以他对宅这个概念反而没有我那么强烈,但他也有标签:手作达人+IT男(他是我家家装的首席设计师+主要施工者,由他来全全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明确了家之于我们的涵义,就来继续两个话题:风格和功能。
风格嘛,近些年偏爱极简风,日系和北欧都有点也都不全是(我一点不专业所以我认为的日系和北欧风就是在图片里和影视里见过的样子)。我还喜欢缤纷的色彩,所以原木色+白色,黑、白、灰、咖、棕色等搭配,我又嫌单调和乏味,所以最后说得好听点我家的风格是混搭,但真实就是没风格。
这个风格嘛,我觉得只要不是太丑陋或者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毕竟还是自己喜欢为主。但我和先森也有共识,兼具美观的同时,考虑到休息时间有限,想做的事情又很多,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在日常打理上面,所以我们选择了好打理的元素:耐脏的色系、简洁的线条和尽量少的摆件(大部分物品都能藏在柜子里面,省得落灰),这个就很接近日系和简欧。
当然这里的也借鉴了逯薇女士在《小家越住越大》中提到的“28原则”,就是家里80%的物品要藏起来,20%的物品要露出来,而露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精心选择摆放,这样家里才能整洁又美观。(这点理念我们还在积极靠拢中......)
耐脏主要是:
柜子、台面色、地板色和地砖色(之前的家装经验深色系的柜子大气,但是一点点灰尘就会很明显,白色的厨房台面接缝处易脏且明显,深色系台面灰尘明显,地砖的颜色浅污点较明显.....)
SO:这次选择了浅色家具和耐脏的板面,主要有以下
家具色 浅木纹色
厨房台面色 灰色 耐脏(用过台面的都知道,如果白色,接缝处易脏,而深色水渍明显,易发灰)
橱柜色 平滑的白色好擦拭。(一定要平滑,没有立体的花纹才好打理)
厨房地砖色 砖红色
地板色 略深色的花木纹色,(有点太耐脏了,打扫 和没打扫完全看不出来)
卫生间的地砖 小石头拼图花色 (也太耐脏了,不仅散落的头发看不出来,掉个螺丝钉也不容易找到)
功能嘛
我所谓的功能就是在家最想实现的地方。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核心功能。
我们家的核心就是一个貌似书房的房间。
一直的梦想:有个被书本环绕的房间,采光好,宽大的书桌,听音乐,能和家人朋友随意的聊天,宽松自在的放松空间....
想来想去也就是“客厅”了,所以我们的客厅没有沙发(太占空间),没有电视,真正实现了起居室的功能(就是醒着的时候更愿意大量时间呆着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屏蔽电视的干扰,就算不读书也能专注的和家人朋友聊天。
我们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比较节省时间),所以在餐厅放了电视。可以在洗菜、做饭、吃饭、刷碗的时候看电视,但是又不能太舒适,避免吃完饭赖着不走,所以是硬硬的卡凳。之前喜欢在沙发旁的茶几上吃饭,吃完了经常就倚靠在沙发上,然后一晚上的时间就都没有了。
当然有一个小型的会客室,家人朋友长期来住的时候可以有地方待,或者我们长时间看电影时也可以舒适点待着。
(写下上面的文字时,还是刚刚住进去时的状态)
现在已经进入了12月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试用和朋友们的反馈,效果还不错。
餐桌因为质量问题,已经退掉了,下次再拍照的时候就不是图上的样子了。
其实我还是有些偷懒,先森在设计时还有很多细节的小巧思,我没能写出来。
对了,还有一大功能我也没提到,就是储物,对于爱屯东西的我来说,维持整洁和找东西非常困难,所以先森设计了很多空间和近百个抽屉。
最末,这篇不切主题的文章就当作我的读书类文章回归的预热吧。
请期待我的下一篇,感谢一如既往支持我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