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6 《把时间当做朋友》之四“交流”
这本书,再次提到了“倾听”这个词,学会倾听是学会交流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对方的表达当中得到有效信息,但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千万不要武断“总结”对方的意思。这样往往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争吵。
1交流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波特兰·罗素
/ 学会倾听 /
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绝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听某些人的话,反之亦然。
人会因为走神、打断而记不住很多东西,然后又会把记住的东西跟自己以前了解认识的场面进行结合,于是就容易产生“幻觉”,例如,甲说自己明明没说那句话,乙却认为甲说了。
所以,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对方把话说完。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来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人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记忆力,我们往往可以记住一些东西,但记不住的东西并不是不存在。
例如,那些相信自己考试成绩差的人就是没记住很多东西,然后归结为“没发挥好”。
所以笔记是多么重要,可以帮助你记住并反复回顾。
我们可以轻松地听出演讲者的要点逻辑。但是有效倾听和理解的关键在于那些“隐含”的信息,隐含的信息通常需要动用自己多余的脑力想到。
例如,花时间想演说者陈述的内容真实性或是他的看法意见的根源在哪里。
很多逻辑混乱的人是因为觉得思考是件很麻烦的事,但如果做到这点,你会发现自己的“逻辑能力超强”,人啊也是很容易低估自己的物种。
做到了回顾,花时间精力去搜寻隐含信息,便有能力做更重要的事——预期。
运动多余脑力的好处在于能主动集中听者的注意力,有助于听者正确把握和组织说者的论述内容,能听到更多隐含的信息。
既然决定倾听,那么一定不要听而不闻,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说者的一切表达方式,说者也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深入倾诉状态,否则就是浪费双方的时间。
为什么有时候认真的交谈会变成一场激烈的争吵?
如果听者总是用“那你的意思是...咯?!”这样多少有些武断的话,是很容易导致误解的。
而善于沟通的人往往会使用“你的意思是不是...呢?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即使听者的理解不正确,说者也更愿意想尽一切办法表达清楚。
所以听比说更重要,团队协作最重要的就是倾听的能力。
2说与不说
/ 说与不说 /
为什么父母总让孩子跟成绩好的孩子一起玩耍?
为什么很多鸡汤文都说要跟更优秀的人做朋友?
因为每个人都有观察能力,会互相交流,互通有无,你能说出别人能听的话,做出别人敬佩的事,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重视。而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正是做到了这点。
没人一开始拥有一切,而赢得尊重和重视的唯一方法就是努力争取积累获得。
论语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简言之,在说与不说之前,先分辨自己,“说出来的话有没有人听”,没人听,说明自己积累不够,不够就继续攒着。
这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得到重视和尊重的自我评估标准。
3交流守则和正确复述
/ 交流守则 /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为什么?因为讲道理是需要前提的。
最基本的要求是双方必须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无确凿证据不能随意判断;证据确凿,结论再难堪也得接受;错了就要承认并改正;不做人身攻击,对事不对人;谁有道理听谁的;都有道理,取结论更实际的;提议都不好,两害相权取其轻。
有多少婚姻是因为不遵守这个原则离婚的?有多少恋人都因为没遵守这个原则分手的?有多少好友是因为没遵守这个原则而翻脸的?
作为讨论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不再遵守原则,那就应该立即停止讨论。避免浪费时间,影响情绪,互为敌人,失去朋友。
这也说明我们的提升空间还很大,没什么好争执的,继续修炼自己就好了。
当你讨论的群体里,出现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出。
《圣经》里提到,“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一个有趣的例子,好莱坞大片里死的最快的人通常都是自以为是的人,而且死之前还会给其他角色带来灾难性的问题。
其实,“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求知的路不仅长,还很苦。走下去既需要心智的努力,还需要勇气的加持。
托马斯·叟发现很多人都无法超越“自以为是”这个障碍,如若无法超越这个障碍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感叹“每一代的出生,从效果上看,都相当于野蛮对文明的侵略,我们必须在积重难返之前教化他们。”
由此可见,当你讨论的群体里,发现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出。我们千万别自以为是认为我们有能力时间精力责任义务去教化他们,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心智的成长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法替代。
交流过程中,很多人会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吗?”,对话就应该结束了。
我们在讨论的时候,焦点在于事实是如何的,而不是看法,看法无法争论,看法是对事实的理解,理解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讨论的最终目的是萃取事实,把理解中不可靠的因素过滤掉。
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句话是非常扯淡的,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看法是不是他自己的。大多数人都不思考,少数人思考不清楚,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基本上观念都是被灌输的。所谓的主流观点不是因为正确才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那些不思考不善于思考的人的感觉。这些想法早已与他们共生多年,不分你我。
为了避免讨论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我们必须深刻理解3个讨论原则:
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互相竞争,更要互相合作;
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为任何人改变,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对于人们总是倾向于上面3个原则的问题,逻辑书籍,哲学书籍,甚至心理学书籍都无法解决,所以心智的成长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人的奥德赛。
/ 正确复述 /
甲把想法“编码”出来,乙用自己方式去“解码”,想要准确无误地理解,这个过程不见得非常容易。
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验证反馈机制:“你的意思是...是吗?”“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么?”
如果双方都没异议,那么讨论就可以进行下去。
但如果对方表达“那你的意思是...咯?!”,遇到这种人干脆避开。因为对方如果不是出于无心,就是居心叵测,更有莫须有的手段,偷换概念。
4勤于反思
/ 勤于反思 /
人们总是相信眼睛看到的事实,例如碰瓷。而这往往是冲突的根源。
游泳时抽筋了,只要仰在水面上不动就不会沉下去,可惜很多人做不到;股票也是一样,大跌的时候,绝大多数是割肉不是补仓,为什么?
“经验存在局限”,道理都懂,但很少人能冷静对待,当发生上述那样的问题时,瞬间的恐惧会打败绝大多数人。
所以求知的路,走到最后往往都必须依靠勇气,而非智商。
每个人都无比珍爱自己好不容易归纳而来的经验,以至于“手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经验需要归纳,更需要论证,通常时间很长。所以我们在运用经验的时候,往往更需要警惕。
记录是个好习惯。保持良好的记录习惯,至少可以避免多次犯同样错误的危险。例如,航海探险家就要详细记录航海日志并公开分享,是避免未来遇到危险的重要手段。
如果自己的经验不够,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阅读汲取他人经验来扩充自己。多琢磨“他们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那样做?”“为什么那样看?”,而不是用傻X来结束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
因为类比思考是跨越已知和未知之间鸿沟的唯一手段。例如,地球的构造跟煮熟的鸡蛋差不多,原子的内部结构跟太阳系差不多,能把未知的知识瞬间理解。
所以,多读书,多读杂书,越杂越好,多多益善,在遇到未知的时候,能迅速的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类比的信息。
遇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保持足够的耐心。
【思考】
1. 你说出来的话有没有人听?
2. 回忆自己最近的一次争吵,是不是因为没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