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诺米要来跟大家聊一个恐怖的数据。
在过去5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197只基金公告进入清算期了(各类份额分开统计)。这个数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清盘数。
基金清盘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所以这个坑一定要警惕。
1
先说说什么是基金清盘?
基金清盘,就是把基金的资产全部都变现,然后分给持有人。其实就是按照最后一天的基金净值全部强制赎回。
所以,并不会由于基金清盘,投资人所有的资金就都打水漂了。
不过,这也意味着如果买的基金亏了,还不幸遇上清盘的话,那就由不得你卖不卖了,只能忍痛割肉,接受现实了。
为什么会出现基金清盘的情况呢?主要的原因有4类:
1、合同到期自然清盘(通常是封闭式基金);
2、连续60天基金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天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这种情况下的基金也称为“迷你基”;
3、触发了基金合同中规定的清盘条件;
4、对于特殊类别的发起式基金,在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后,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则自动终止;若高于2亿元,则按照情况2来判断。
这么多情况,其实我们不需要都去了解。
只需要知道一点:现在有很多基金之所以会走到清盘这一步,主要还是因为第2种情况:盘子太小,赚不到钱。
2
诺米再回过头给大家说一下过去5个月基金清盘的具体情况。
这批清盘基金中,大部分的基金只存活了不到两年。所以说,买基金还是要优先考虑成立时间比较长的。
而最关键的是,大部分基金清盘主要是因为基金迷你化,资产规模太小。
197只清盘基金中,超过八成都触碰了清盘红线。
可怕的是,目前市场上还有四百多只迷你基。接下来,迷你基金清盘的趋势还会延续。
这里要注意一点,虽然监管规定5000万是清盘红线,但实际上,只要基金的规模小于2亿元就算作迷你基了。
诺米非常不建议大家去买迷你基,尤其是那些业绩不好的迷你基。
不建议买,并不仅仅是因为可能会面临清盘的问题,而且规模太小的基金稳定性无法保证、管理成本高影响盈利。
一般选择基金产品,优先考虑规模在10亿-50亿之间的基金。
对我们投资人来说,基金清盘其实是一件好事。把这些坑给填了,我们才不至于踩坑遭罪。
3
再进一步深挖还可以发现,这批清盘基金中,有大部分是混合基金和灵活配置型的债券基金。
(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
很多清盘的混合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债券基金还有一个特点——机构持有比例高达90%以上。
这些基金的来头可不简单,有很多其实是委外定制基金。
所谓的委外定制基金,就是银行把资金交给券商或者基金公司,让他们帮忙做投资,然后获取固定投资收益,双方合作形成的一个基金产品。
这类基金背后资金的大头就来自于银行这些机构,而剩下的小部分资金就是咱们普通投资者投进去的。
那委外定制基金为什么会以清盘告终呢?
实际上,有很多迷你基的形成,就是因为这些机构大规模撤离委外资金,委外基金规模大幅缩水,变成迷你基的。
另外,委外基金现在各种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监管方面也在打压。
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去投这类基金!
通常,我们从表面是看不出哪些是委外定制基金的。那么,有什么方式可以辨别的呢?
首先,看投资者规模。通常这种基金的投资者数量都不多,大多只有200。
第二,看机构投资人的占比。委外基金的机构投资人占比一般在95%以上。
通过天天基金网等基金网站上披露的基金定期报告,就可以查到相关的信息。
例如,在嘉实稳瑞纯债债券最新一期的报告中可以看到,有一个机构持有人所占的份额就高达99.99%。
也就是说,小散的份额只占了这只基金非常小的一部分,其余一大部分份额都是这一个机构持有。
像这样的情况,一旦这个机构要大额赎回,就会产生流动性风险,遭殃的就是我们这些个人投资者了。
图:嘉实稳瑞纯债债券的持有人结构
图: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高达99.99%
其实诺米也不太建议大家选择机构投资者占比过高的基金,主要就是怕一旦出现机构大额赎回的情况,规模锐减不利于基金经理操作,赚不到钱。
总结全文,千言万语汇成三句话:
不要轻易选成立时间太短的基金。
不要选迷你基(规模小于2亿元)。
不要选机构投资者占比过高的基金。
最后,给大家附一张表,列示了那些规模低于5000万的基金。这些可以算是迷你基中的“战斗基”了。看到这种基金,一定要三思。
注:图表来源于wind资讯(数据截至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