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心中都有莫名地情结,自认为自己虽未识中庸之道,却深受中庸思想影响,中庸思想之道已无形影响着为人处世,生活琐碎乃至世事抉择。
而这种认知的很大部分原因来源于原生家庭,亦即上一辈对下一辈言传身教的启蒙教育,然这种来源与言传又几乎在整个民族中以文化积淀,普遍存在,几千年来被不断传承,深入整个民族的骨髓。
前言:
由于这颗敏感内心的自我直接认知,内心强烈渴望促使下,终还是忍不住去图书馆借了《中庸全鉴》,像一个大预言家信心满满的想去印证自己伟大而正确的预言一样,我投入了阅读中,而越是了解,越是深入,那种来自理论体系层面的哲学观与方法论,诠释了古人博大精深的思想结晶,同时亦否定了自己最初直接片面的认知。
中庸之道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中庸开篇之文。意即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循着内在的诚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此三句听来简单,实是含义无穷,开宗明义,阐中庸之道,天人合一。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中”的含义是不偏不移,是适度,适中,恰如其分,无过无不及而恰到好处。“中庸”之“庸”的含义是平凡,平易可行而又无可改易的一定之理。有普遍适用之意。中庸之道又绝不是简单地折中,走中间路线,其所强调的为一种刚刚好的尺度,即我们经常所言做人做事要有分寸(这一认知正否定了我最初的自我感觉认知的片面与理所当然),凭此以达到一种修行至高境界,以便在世故人情中云淡风轻。当然这一把握是有极大难度,且最终的评判标准又非绝对,故我们可以此为修身处世之宝典,以修养心性的中庸之道为标准,运用“中庸” 的智慧修养心性,完善自我个体。
儒学中庸: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南宋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轲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四书”作为儒学思想的经典论著, 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其中孔子认为:“中庸之为德至矣乎!”意即中庸是最高的德行,朱熹也曾高度赞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意为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一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足见中庸思想,中庸之道,为其根本,在绵延的华夏民族历史中,对于个体、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在人文、在政治,在经济生活中,都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深入骨髓的传承:
“满招损,谦受益”。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存在,这个民族就存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并得以延续,靠的就是其内在富有生命力的遗传密码——文化基因。而这种文化基因尤在中华民族代代相传,极致表现。中华民族的绵长历史,历久弥新,文化积淀,未曾间断,深入骨髓,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代圣贤的思想智慧结晶,它是几千年来这个民族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集中表现。中庸思想之道亦是如此,直至几千年后的今天,民族,个体仍烙印着深深地中庸思想,它是我们文明之根本,是民族之灵魂,亦是炎黄儿女之凝聚力。
后记:
无用之用为大用,深入骨髓,流淌血液,深铭烙印。
中庸之道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它是认识论,方法论,其理论色彩浓厚,不要说完完全全做到,就是完完全全读懂亦非易事,岂是笔者如此等等大谈阔谈,此文内容粗浅言不达意之处也便不言而喻。亦如中庸修行之道,也只是尽力去修行,以无限读懂与接近至高境界。
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