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很简单,作者上个世纪写的,本世纪依旧适用。快速读完,看的过程中记了笔记,夹杂了我的理解,几句英文是离题话,得闲时思考用的。因我并没有系统学过商业和营销学,看书了解一些框架知识还挺有意思。
塑造品牌时,
应设计并保持一个表述清晰、焦点明确的战略。品质和低成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筹码,但仅靠质量和低成本难以形成战略性差异。创造一个新的品类并成长为品类第一(例如儿童牙膏),比跟进竞争对手更具长足优势。企业应勇于聚焦于大公司所不屑于的细分市场。可以打造专家型品牌(森海塞尔的声音品质),树立在这个领域的专业和权威。至于行业领先者则应强化自身的定位,提防自负到以为自己能做好任何业务(例如格力空调)。--——but why not grow up with your customers? Why do Oppo and Vivo forgo their customers? 品牌定位有效的基础上,也要考虑产品的有效性。产品是否是一个已经过验证的有效的、有用户市场的产品?在运营过程中,品牌管理者应持续观察用户买自己产品而不是竞争对手产品的原因,反复验证品牌价值传递的有效性。
产品上市发布前,
企业管理者应对调研持怀疑态度。在做用户调研和焦点测试过程中,影响用户反馈的因素(社会心理、知识水平)过多,结果并不一定可靠。— how about softwares that require massive usability (UX) tests?试销(众筹、beta版等)有风险,一方面易引来大公司的抄袭,一方面易引来尝鲜者,造成热销的假象,管理者应谨慎对待试销结果。作者建议的调研方式:邀请目标用户给同一品类里的竞品打分,找出竞品们都占据了哪些特性,用户认为他们有哪些优劣势,了解竞品如何占领了用户的心智。
传播推广过程中,
新品发布时,告诉用户该产品不是什么、比告诉他们这是什么来得更紧急重要。文案追求清晰易懂,用词造句越短越简单越好。主打卖点不能是竞争对手已有的,不能跟随,而需另找其他。可以找一个产品不为别人所有的神奇点,而这个点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可能很普通,例如牙膏的氟(魅族小米的文案也常见这类内容)。传播过程中,要创造热销的假象,选出某个区间段值得骄傲的销量或排名,或专家评测,任何第一的点都可以拿出来说,促成跟风购买。
如何操纵消费者,
给他们制造金钱、功能、生理、心理、社交方面的安全感。首先价格要有优势,产品本身功能实用、品质优秀、质量安全。其次,心理因素,自我评判,因购买某种产品而感到心理不妥或内疚。在宣传时,如果是因外界而导致痛点未被满足(不会误触的手机、续航、过多迷惑选项、网约车),则可作为宣传点。如果是因为消费者自身原因导致的痛点未被市场满足(为没时间陪孩子而购买电子产品、因懒惰而存在的三分钟带你读名著),则谨慎使用。当然这也以人群分。目标人群受文化程度高,认知水平高,则适用于以上。否则,目标人群则容易受社交因素影响(苹果产品)。社交因素,他人评判,社会认同法则。例如,XX银行,为一千万投资者所认可。Analyze target audiences, and weigh among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forces that drive them to make decisions.
消费选项的爆炸性增长,催生了帮人做选择的行业。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形式的不断演变促进了导购信息的精细化传播,信息正精准快速地传递到需要的人手里。— and perhaps people want to get back the right to choose and to make decision? A tool that enable people to make wise decisions efficiently might be a chance. A wealthy of choices that comes with the seemingly professional recommendations is driving people nuts.
关于领导,
比起日常事务,企业管理者应去理解用户心智、感受商业的起落。领导个人需具有感染性,对内的领导魅力散发到公司外部,从而影响用户,而不是凭空去塑造领导形象。反面案例如众多由外包团队塑造的团队领导个人微博号。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管理群体的上限为150人。Jeff Bezos has this “pizza rule" for team size which asserts that if one pizza is not enough for a team, then the team may be too la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