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我读了很多小说,在开始做计划时根本没预料到这种情况。起因是看《教父》,然后就中毒了,甚至上英语课也看,一周后终于把三部曲完结。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第一部结束时,我还以为故事还将继续下去,然而后面两部却是另外的故事。虽然后面的故事并不差,却没有第一部的故事让我入迷。之后我还找了《教父》电影版来看,看了几个镜头,索然无味,不看了。
看完长篇想看一些短篇来调节,于是读起卡佛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事实证明那是个错误的决定,看完长篇小说中繁复的叙述后,突然遇上了卡佛那种碎片的、含糊的写法让我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更让我冲击的是,小说可以这样写?只保留必不可少的对话和动作,甚至结局也可以省略,片段与片段之间巨大的留白,出乎意料的变故,给读者自己体会,作者完完全全隐藏在了故事情节之间。
故事中的主角似乎都是失败者,在生活中他们遭受着来自爱情、工作、家庭、个人价值的挫折或者困惑,忍受着生活的刺。到底他在哪里打动了那么多的读者?他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在某种程度上就如他的文字一样荒凉,更让我们感受到在残酷生活中的一丝只可意会的情意,或许这就是部分读者喜欢他的原因。
之后是《十日谈》,小时候听说过这本经典,但是如果你想看,我的建议是最好算了。如果真的要读,每一日选两篇来读就够了,因为这本书根本就是一本中世纪故事会。 这一百则故事中大多数只是表达一些浅显的看法,配以生硬的故事情节,让我觉得实在拙劣。
但为什么这本书受到如此高的评价?
此书成书于1350年左右,正是欧洲中世纪的末期,人文主义开始兴起。中世纪在思想上统治欧洲的教会所宣传的教条失去了人们的支持。此书中的教士没有一个正面形象,无不是好色、贪财、心口不一之徒,故事就是这样无情地嘲笑他们借以讽刺教廷的黑暗。
书中另外突出的一点是反对禁欲主义。我对这不评价,只说一句,从这些故事的确可以看到中世纪的欧洲人到底被教会的禁欲折腾折磨到什么地步了。
之后看了《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想看这本书很久了,因为它的作者是程浩,他大我三岁,我读这本书时正好是他死去时的年纪。初次认识程浩,是因为他在知乎的一篇回答,那时觉得这人真是牛,在生死之间毫无怯懦,目光依然透彻。直到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才重新认识,他,不过是一个如我一般的凡人,有崇拜的偶像,会因为某个女孩而怦然心动,会生气,会担心。但又正如他自己所说,“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随手可以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总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我想他确实做到了。
看了一篇短篇《白夜》,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看之前了解到作者名气很大,看了这篇小说感觉他名不虚传。一个情节普通的故事,之所以精彩依靠于作者的笔力,小说中的主人公幻想家连名字都没有,你却能实在地感受到他的想法,甚至心跳与呼吸。在他失去爱人的时候,他的悲哀也是那么自然,仿佛那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这种效果的产生,与他细致真实的心理描写有很大关系,或许他是我看过描叙人的心理写得最好的作家。
之后把《唐吉诃德》看了,人物写得好,唐吉诃德是世界经典的形象,但我个人觉得情节有些单薄,与唐吉诃德这个人物相比衬得苍白。或许我已经不能被那种理想主义感动了,我长大了,也变得现实了。
最后一本书是《大话数据结构》,这本书我看完历时两个多月,拖得这么久主要是因为曾经放下这本书有两个多星期。作为一本数据结构入门自学书,它确实不错,各种数据结构靠读这本书就能理解(虽然自己动手写出来是另一回事),作者说自己的意图就是写一本能够让读者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学习数据结构,并且不因为遇到疑惑无以解答而放弃的书。
五月看了这么多书,并不是本本都精读,也不是本本都值得精读。对于那些我觉得应该留下记录的书,我会写下读书笔记,这也是接下来我的写作计划。首先我会写《大话数据结构》的读书笔记,尽管现在各种各样的介绍文章已经有很多了,而且不少是行业大牛写的,水平不知比我高多少,但那毕竟不是我写的,而且我写的原因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给自己看,如果能把这些东西讲明白,并且能够实现,那就说明我是学会了。最后这点才是我的目的。
这篇读书笔记不可能用一篇文章写完,所以我可能会写成一个系列。
- 基本概念解释
- 线性表
- 栈、队列
- 树
- 图
- 查找
-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