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因为疫情,乖乖待在家就是为抗疫做贡献。这段实实在在的与自己独处的时光里,我翻看了自己从2017年到2019年写的日志和随笔,发现有两个着实的重点,有感而发。我发现自己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想要了解“我”这个人,这个人的心理、性格、能力,从何而来,未来能到何处(正值迷茫期)。也一直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通过沟通交流、倾听和学习,不再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因为自己那套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只是无数个中的一个。
[“我”,到底是存在的还是塑造的?]
曾经有段时间,一些励志和心理情感的书籍很喜欢用一个词-——“成为自己”,我感觉“成为自己”是不是就是代表“我”本来就存在,我只是需要一些途径和手段去发现“我”,然后做那个“我”?
慢慢地,我开始走上自我探索的道路,因为我对自己也异常好奇,这个陪伴自己成长多年的“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起初就将“自己”理解成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例如我的潜能,我的显性性格和隐性性格,于是乎,我找寻了很多科学性的心理测试,例如MBTI,Character Strength,Personality dimension assessment等,希望从中能看到内在的我是如何的,外在的我的表现是归于哪类人,想将自己归类,以此去寻找适合的道路。但我发现,其实这些归类或解释皆不能完全代表我这个人,也不能以此就预测我适合的道路。因为,人会不断地模仿、学习和改变。此时此刻的测评结果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代表我就只是这个样子。我开始怀疑:
1)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自己”,那个原来就存在的自己?现在的我到底是原来就是这样的,只是通过一些手段(启蒙、学习)而激发现在的呈现?(强调本来就存在)
2)还是,其实“原本的自己”是不存在?“我”是通过一步步的学习、历练打磨而成的?(强调后天塑造)
愚以为,原本的我也许只是带着特有的染色体,携带着某些遗传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这些遗传的元素在小时候已经表现的一览无遗。而渐渐长大成人的我,是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通过时间、经验、学习和选择而造就的,不是原来就存在的。也许这个在一般人看来极其简单的问题,我要花一大段时间去想明白~想明白,就舒坦了~
[“我”,只是想成为我喜欢的自己]
比起“成为自己”,我更愿意使用“成就自己”,在我看来“成就自己”强调一种发展性和培育性,通过努力和坚持,成就“我”,让“我”实现梦想,或达到一个宜人的成绩。成就自己依然是从自己出发,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期待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是满足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这种状态下,我们是主动成长,用积极的心态去塑造自己。找好方向,定好目标,就去努力,往自己喜欢的样子去努力。那种由心出发的内在动力比外在施压更持久,更能让人坚持。面对他人非议和异样的眼光时,心里还是稳稳地觉得,没关系,我喜欢这样的自己。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没有战争、富足且充满机会的时代,我要让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地扩充认知边界,提升能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在岗位上给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做些什么。人无完人,也总有这样那样的限制,但是我觉得,其实在合法的范围内踏踏实实的干,就是一种珍贵的贡献。还记得在一诺课堂上听过,人最高的境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我”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被赋予一定力量的工具。
[不断突破认知边界的我]
关起门来想了一大轮后,发现自己知道得真的太少太少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万千种种的思维模式,还有数不尽数的奥秘等着我去发现。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的思想/想法能够经得起多方面的反驳时,你才能相信这个是对的。包括自己的。
感谢看到最后的你💖
推荐我很喜欢的Sheryl Sandberg的一本书《Lean in》,激励女性(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勇于追求梦想,勇敢坚持自己的选择,即使没有高薪、没有头衔、对未来一切未知,依然从容的走在自己的路上,无愧于心。送上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n’t afra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