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国内的疫情刚刚平息,又迎来了全球疫情的持续爆发,2020年仿佛更像是2012,眼看着上半年都要被个疫情给玩完了。除了中国大陆之外的地方,全人类都还在持续性的和疫情抗争,还在求“生存”阶段。而相对成功击退疫情的中国大陆,在“全球最安全地方”的一片喝彩和掌声中进入了求“发展”的阶段。然而此时,求发展,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于个人,于企业,于国家,都在面临着疫情后劲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谈谈就业,这个颇为沉重的问题。官方无论在疫情期间还是疫情结束后没有任何关于受疫情影响企业倒闭数据和失业人数以及市场待就业人数的报道。这些数据一旦在官方公布,必然引起一阵比病毒传播更为巨大的恐慌。既然没有官方数据,那我们就来感性的看看身边的民间情况。年前依然背靠政府和资本风生水起的供应链平台A企业,疫情后复工便面临着大幅降薪和裁员,甚至有内部员工爆出企业经营情况堪忧准备跳槽。比起几个月前在泉州如火如荼的样子,要不是在内部的朋友亲口说都不敢相信今日这一番萧条景象的真实性。疫情后劲猛如虎,果不其然。在深圳从事智能玩具的B企,依靠着名企背景的创始人和金主爸爸的“爱的供养”疫情前的形势也一片大好,仿佛分分钟都要准备在新三板挂牌的节奏。疫情结束后复工依然裁到只剩下几个人的规模,管理层更是直接降薪一半,最后虽然靠着金主爸爸继续残喘,但是日子大不如从前。这些极大避开较近社交距离的企业尚且如此,更别提线下教育培训、餐饮、旅游等受到重创的行业,被疫情一次打趴下的大有人在。企业不好过,个人就业形势如何乐观?身边一好友,名校研究生毕业,年前裸辞,最近在投一个厦门大学某附属学院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人员的岗位,竞争者多得在初次面试都要分好几天进行,而且竞争此岗位的不乏爱丁堡大学等名校的研究生毕业求职者。疫情之下,很显然,企业不好过,个人更难过。待业的求职难,就业的随时有被裁员的风险。如一位大学同学所说,可能很多人的命运都要被这一次疫情所改写。毕竟时代的尘埃,压在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其实疫情之下,这样的危机本不分年龄。无论你现在是20+还是35+,经济下行的时候就业和职场竞争的压力都会随之加强。但是必须接受一个残忍的事实就是,一旦危机到来,“高龄”在某种程度上更不占优势。由于最近和身边的朋友经常讨论职场现状,便想借机讨论一下“中年危机”这个话题。传统意义上的“中年危机”针对的是35岁以后的职场人群。不可否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自己的招聘广告中备注岗位需求年龄是“22-35岁”,有些特殊岗位甚至上限年龄是30岁。看到这些招聘信息的时候作为30+人士,很是愤愤不平,30+或者35+ 的人就不配工作吗?尤其是30+的女性,在职场上受到各种歧视。未婚未孕的,企业担心入职后去结婚产仔;已婚已孕的,企业又担心精力时间匹配不了工作需求。
虽然这样的企业部分有其行业的特殊性,但是对大龄青年,尤其是大龄女青年的职场歧视,我个人觉得无法原谅。讨论这个话题不是为了制造焦虑或者恐慌,我想既然这是个无法逃避和短期内被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作为“被危机”的群体,是时候出来面对并解决它了。首先,30+和35+的职场人士都去哪里了呢?有很大一部分的行业,经验和对行业技能的熟悉程度和年龄阅历直接挂钩,反而使得该行业的从业人员越老越吃香。显然对与这样的技能型或者高级管理型人才并不存在所谓“中年危机”。而还有一部分人,过了危机年龄则选择创业。这个创业群体里又分为两类群体,一类是积累了足够的资本、能力和经验的合格创业人事去开辟另一块战场,另外一类是瞎混了35+的人被迫下海谋生。虽然创业的出发点和行业都不分高低贵贱,但是出发点和原始积累不同,做出的成果必将大相径庭。创业的成功率低,大抵是因为进去扩大分母的人太多了。还有一部分,则是继续留在职场打诨,加入年轻一批的竞争者中,领着跟毕业生差不多的薪资,继续做着只长年纪不长脑子的执行层面工作。这里暂不讨论退出职场回归家庭的人群,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类人群的路径当作选择之一。
看清了高龄职场人的去向再反观我们现在,才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选择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我想这个分析思路不仅对于真正步入中年或者准中年的人士有用,对于年轻人也一样管用。每次在身边接触到年纪轻轻就放弃学习的人,尤其是女性,我都会莫名觉得愤怒。C公司的员工D,25+,在疫情期间公司提供免费培训资源的时候仍然一度抗拒学习。无法理解D这类人的心态,年级轻轻就自觉认知和思维超过大部分人,所以别人的经验和学识都不配分享吗?我想,停止学习和成长的人,不管几岁都会有危机吧。等裁员潮来临的时候,第一批送上断头台的相信就是这样一批能力不突出又拒绝成长的鸡肋。疫情给了所有人大量的可支配的时间,却有很多人用这些时间把自己变得又懒又宅。这样的年轻人,要年轻何用?
尽管还是有一部分人抓住了疫情这个增值最佳时期,但是面对外部的客观环境仍然有些许力不从心。毕竟作为社会个体,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我仍相信,危机就是化了妆的商机,对于企业,于个人都是如此。因为受到疫情影响,整个社会都将发生马太效应,优胜劣汰是必然。此处特别推荐疫情期间重温一本神书《人类简史》。那么在这场大规模竞争淘汰中,争取大概率的胜出,就得继续保持学习力,无论你是20+还是35+。我想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只是一句简单的鸡汤,而是让自己无论处在哪个年龄段,哪个社会阶层的终生警示语,让自己跳出当下迷障迅速回归空杯心态的行为灯塔。其次,健康是接下来疫情危机过后职场续航能力的保障。趁着还有闲又不用花太多钱的日子里,补充营养,坚持锻炼,把体能训练到最佳状态。生命在于折腾,有一个好的身体架子才经得起各种折腾。再次,就是心态的调整。年龄既然是职场竞争中一个不可改变的变量,那么一直执着于年龄便没有任何意义。与其紧盯着不可抗的因素自怨自艾,不如坦然接受,然后着眼于可改变因素的提升。我并不唯心,觉得主观心态能改变一切,但我相信,主观心态是改变一切的开始。毕竟作为成年人,没有人有义务推着你走。面对、成长和突破,哪一样都必须靠自己。应对危机,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
祝福疫情下挣扎的你我,愿危机过后,依然笑傲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