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第一次去找了专业律师进行法律咨询。
张律师是创业班培训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我算是她的学生。对公司法这块非常熟悉。
见面寒暄了几句,就直入正题。
筹划第二次创业,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找专业人士理顺一下思路。
第一次创业,连失败都算不上。也没赔钱,也没到赚多少。没结束,还在那里放着,本来定位就是研发设计,轻资产。接到一些活就做,没有的话,每个月也没啥开销。
但这样时间上拖不起啊。
和张律师团队(带了一个实习生过来)分析了一下失败原因,几乎是经典教科书式的失败案例:
1、 创始人太分散。4个创始人,分散在上海、武汉、舟山三个地方,开个会都很难。《从0到1》的作者就指出,创业初期,创始人一定要经常面对面交流。创业是艰辛的,是孤独的。如果人都不在一起,人心很容易就散了。
2、 股权太分散。几乎是平均分配,导致决策时没人拍板。
3、 控制权和分红权没分离。几个人投了一些钱以后就再也不管了,导致其他人比较憋火,干得多干得少,分红时差不多。
4、 缺少明确的分工。几个人都是技术出身,对市场、销售、融资都没有用心。
5、 缺少有效的、正规的公司章程。
6、 把公司当成了学校课题来做。还是以学校老师的方法来做公司产品。
7、 缺乏退出机制。
8、 过于人情化,把公司当人情。一旦成为公司高管,公司就是公司,个人就是个人,不应该掺和在一起,公私不分。
9、 缺少明确的产品、拳头产品。前期要聚焦,扎扎实实做好一两款产品就好,深耕细作,从边缘市场开始,不要妄图大而全。
10、 心力不够。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心力修炼的不够。急躁、好面子、抱怨、拖延、懒散等,创业的过程中,暴露了公司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充分暴露了个人修养的各种问题。
张律师给了我很多创业的法律建议,受益匪浅。
创业本身就是最好的一场修行。
第一个公司还正常运转,有个公司在,偶尔也接到一些项目做做。很多公司结束时都是搞的撕破脸皮,头破血流,伤痕累累。
我们还算是好的,想退出的就拿原来的资金退出去,想留下来的就继续。
休养了一年时间,整理了一下身体、思路,投入到第二次创业。
第二次创业,希望能够吸取第一次创业的教训,逐渐完善。
网上有个统计数字,平均3次创业,才会有一次较为成功。
累积失败的经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