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市场上各种理财教学的观点截然相反,
你应该参考谁的判断?
学理财得要把自己的高度拉高至大咖的位置
有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视野,那下面各种纷纷扰扰的错误信息就很难对你形成干扰。否则你就跟身边学习理财的朋友一样,怕不懂这个不懂那个,于是病急乱投医,问"砖家",请教同学朋友,今天参加这个理财群学学这个,明天听听某个大IP讲怎么理财,这样你就陷进无止境的"好学"上。
请保护你极度稀缺的时间和精力资源
若时间都耗费在获取所谓更好的回报上,研究基金股票短期涨跌规律,期望逮到一买就大赚的机会,那我们就少了时间去精进应该精进的。事实上,更高的回报跟你对信息的打探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小白唯一该采取的策略是"消极理财",先摘取资本市场繁衍生息300年后的时代果实:世界500强。被动地坐等一个8%-12%的复利回报率。安静地享受睡后被动收入,躺着收钱其实就是这样简单。
我们都有了世界500强为自己打工,还想怎样呢?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就不用急着做聪明人,折腾捣鼓学习一大堆所谓聪明人的玩法:"基金涨到心理价位,要卖了"、"等那只基金跌到估值以下就可以入货"、"我们设计的投资组合过往5年回报超过18%,跟我们这样配置就好"、"我们家的慧定投,帮你跌的时候增加金额多买,涨的时候减少金额少买,你看,比普通定投的回报都高"等等,若你没有了对这些"技巧"的关注,那么你耳根就清净了,注意力也得到了保护。
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做理财,傻瓜往往碾压聪明的你"。请关注本人简书文章往下数的第五篇。
老巴都是对的吗
当然老巴的也不是绝对的真理,今天我们以他为学习对象,是因为他过往从1965年到2015年50年之间,始终秉持着自己价值投资理论并身体力行,所获得的复利投资回报达到19%(最高的时候22%),已经pk掉这个世界几乎所有聪明人的投资。这么卓越的成绩,我们不以他的观点为主,难道还要盲目听从身边理财"砖家"的投资建议吗?
当你对千聊出现的理财课"如何轻易做到超过20%的年回报"一笑而过后,那你真的已经立足于更高处了。
当然,他的理论也会有局限的部分,例如他让普通人不用成为投资专家,只买标普500,因为这种做法就代表我们普通人间接成为像苹果、星巴克、谷歌、麦当劳等等500家全美最挣钱的公司的老板,而且他们业务遍布全球,没有必要担心区域上的经济和政策风险。标普500过往20年的复利回报区间在8%-12%。
但这个组合的局限是它也只代表美国最棒的500强,而不是世界500强。甚至资金过于分散在500家上市公司,虽然能获得一个市场的平均回报,但不能获取一个远高于市场的复利回报。
另外,他以前说自己不买科技股,这可能让他少犯很多错误,但同时也让他的眼光判断没有紧跟时代科技的进步,错失了他好朋友的公司微软,甚至苹果早前崛起的机会。当然现在他也重仓苹果了,哪怕苹果上个月暴跌,也不影响他对苹果价值的看好。
学理财,学的是如何判断而非求答案
理财学习,其实也是在锻炼我们的批判思维。没有黑跟白,只有相对于某个阶段过程的比较合理的决策。而我们往往习惯听取一个 个"对"与"错","是"与"非"的结论,所以,现在我们通过往后10篇共10年"老巴"的书信,来细细对比自己的理财行为,和大咖之间的差距,逐步把自己的频道调到高频状态,杂音再也干扰不到你。
最后基长Rayson在大家上机前温馨提示:别让理财"大咖"们收割你有限的生命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