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落下了好多学习笔记,马上到年底了,随之而来的各类考核会很多,其中个人学习笔记是被抽查的一项。这几天有时间就补几篇,今天下午终于都补完了。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补笔记的过程中对一些知识又认真的学了一遍,虽然记不住,但在脑海中再次刷了一次存在感,多少是有益的。
与大多数同事不一样,我多年来坚持用钢笔写字。虽然也用中性笔,写字顺滑,但因写出来的字连笔多、字越来越潦草。只有用钢笔写字时笔画有力,字也略显骨劲比较端正,这是我坚持用钢笔的理由之一。
工作中记不清用坏了多少支钢笔,又丢失了多少支钢笔,现在所用的钢笔是小妹去年送的礼物。
这支钢笔自启用到现在,笔尖还是没有被磨好,下水不利,写着写着就干涩,不知是我用笔的问题,还是钢笔本身的问题。只好写几个字便沾点墨水,硬是把这钢笔当成蘸(音zhan)笔用了。
提起蘸笔,估计80、90、00后对它很陌生。它形状简单,有着同钢笔一样的头,但没有吸水管,只是将笔头镶嵌在一根细长的笔杆上,写字的时候要沾上钢笔水便可以了。不用的时候把或是把它插在墨水瓶子里(墨水快见底的瓶子最好),或是把它平放在哪里都行。
一直以为蘸笔的使用使用原理来自于毛笔和鹅毛笔,是介于这两种古老的写字笔与钢笔之间的写字工具,不知是谁发明了它?
幼年时候,爸妈没找到保姆奶奶看我时,有时会被爸爸带到他的单位上去,他一边办公一边看护我。
在爸爸的办公室玩的时候看他用蘸笔办公,“刷刷”的声音很好听,吸引着我也想拿着写字,那时会被爸爸斥责。小孩子不能玩蘸笔,那是我对蘸笔的第一印象。
我以为我不会接触到蘸笔,没想到成年后又见到了蘸笔。
那是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那时的电脑是高大上的稀罕物件,我所在的是一个基层单位,没有一台电脑,打字员使用的是老式的铅字打字机。当时的办公室主任以“抠门”出名,哪里肯为我配钢笔,给我的是一支蘸笔。当然,我有自己的钢笔,好几支。出于对蘸笔的某种情结,在办公室写材料时多用蘸笔。
写几个字沾一下墨水,听着笔尖与纸张摩擦出来的“刷刷”声,与当年爸爸办公时的模样很像。更有时会把工作拿到家里来,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加班加点写材料,那时蘸笔钢笔轮流上阵,蘸笔打草稿,钢笔再抄一遍定稿,因为单位的LD是和爸爸同辈的人,对字的要求很高,先不说文章好赖,字写不好是要挨训的。
第一次在家加班写完的材料在次日一早交给领导看时,他问了一句“这是你写的还是你爸爸帮你写的?”他认识爸爸,并且比较熟悉。我说“是我写的”。心中暗想,爸爸的字要甩我几条街呀,他问的肯定不是字,而是文章。这说明他对我的文章还是认可的。
在调出这个单位前,我用蘸笔的时间多于用钢笔。后来又到了新单位新机关,办公条件上了档次,这里很难见到蘸笔。
再后来电脑来了,蘸笔彻底消失了。
现在的文具店里不知道还有没有蘸笔?现在的工作单位中,使用钢笔的人都很少了,更何况是蘸笔。没有了市场需要,或许就没有商品了。
今天又把钢笔当蘸笔用,不由得又想起那段光阴来。
关于蘸笔,已是前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