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1》读后感
《货币战争》是宋鸿兵编著的一本欧美近代金融史书,书中内容指出从英法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到美国多名总统被刺杀甚至是经济大萧条,全部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所领导的国际银行家,即一群世界精英在背后操控。他们透过策划和资助暗杀、战争、经济萧条而获得巨大利润,并进一步掌握货币发行权,控制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命脉。“编著者”提出中国应该重回金本位,严防国际银行家入侵,以免中国经济受到外国势力操控。
《货币战争》可以算是我的金融学入门书,书中对国际货币战争的描写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激发了我学习金融学的兴趣。但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就争议颇多,我对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持怀疑态度,比如说“美联储是一家私人银行”“世界完全由国际银行家控制”“要恢复金本位制度”等。
我个人感觉是我看这本书的过程让我收获很大,引起了我很多疑问,让我查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思考。当初非常相信书中的内容,在学校还在洋洋自得地向同学讲述国际金融的形势,在学校还获得了”金融小王子”的称号,现在看来真是个可笑的举动。虽然很多疑问还是没能找到答案,但是还是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货币和金融的了解。对于这点,我还是非常满意的,也非常感谢作者。所有的疑问都源于一个大问题:既然美国的货币系统如此腐朽,为何美国还是世界强国,世界上大宗商品交易还是以美元为主?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深感自己对金融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也理解了为什么在香港金融体验课时老师听到我看这本书时一脸不屑的表情。
就书本身和它的内容观点而言,有一部分是比较有见地,也值得深入探讨的。我非常理解它为何能在中国畅销。书里面的内容煽动性强,有非常强烈的阴谋论色彩,再加上很强的忧患意识,所以在现在,尤其是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书出版于2006年,两年后大火,正是2008年经济大危机),会与广大的中国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产生共鸣,毕竟大家对美国和外资都心存警惕。但是,越是这样的重大问题,越是要慎重讨论,应该严肃认真严谨地来研究,毕竟经济是一门科学,要讲真凭实据,逻辑紧密。《货币战争》虽然逻辑紧密,但是真实性有待考究,纵观全书,大多数情况都是以假设A成立,B就会成立的逻辑关系。但是A到底能否成立,这个作者也没有明说。
书中认为美联储的私人性质就是为个别银行家族服务的,美国人民也掌握不了自己国家的货币发行权,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美联储只是在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内是纯粹私人银行性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联储总体而言还是在执行公共职能。另外,美元钞票由美联储的十二个地区委员会印制不假,其私人股东按年分红也是事实,但是印量多少、股息高低等等,又都是被严格规定的。再有,印钞所得的铸币税收入,绝大部分都给了美国财政部而并未流入私人股东之手。在所有这些细节中,容易产生误解的关键点在于美联储与财政部的关系。美联储的所有权是个难以明确定义的问题。美联储的设立参照了私有企业入股的模式,所有加入美联储系统的会员银行必须拥有美联储发行的股份。但美联储的股份与一般上市公司的不同,是不能用来公开发行和买卖的;拥有美联储的股份也不代表就对美联储有控制权,仅能保证每年有6%的利息收入。美联储存在的合法性归功于《联邦储备法》,所以它应该是对美国国会负责,而国会是由美国老百姓选出来的,所以归根到底,它应该是对美国的老百姓负责。
本书中的最重要的几个观点是:
1、欧美的货币发行权在央行是问题根源;
2、法币系统会无限扩大国债,从而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
3、金本位系统是最好的货币系统,但遭到国际银行家的破坏;
4、部分储备金制度是导致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而通货膨胀是剥削人民的终极手段。
书中提出应该回归金本位制的观点我也不认同。
第一,美元本位取代金本位制是一种历史进步,金本位制被淘汰有其合理性。
金本位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由于黄金储备量有限,金本位制体系内货币供应量基本是固定的,黄金发掘的速度远远无法满足经济活动中对货币的需求。世界黄金年产量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保持稳定,仅为2500吨左右。1900年产量约386吨,100余年来平均增速还不到1%。黄金产量的国别分布亦较为稳定,近80%的产量集中于亚非拉及北美,前十个产金国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70%,但美国和加拿大的黄金产量显著下降。二战后,美国禁止国民用美元兑换黄金,黄金只用作国际贸易结算,而随着贸易逆差增加导致黄金供应不足,美国在1971年亦不得不终止了国际贸易用途的黄金兑换。
金本位制存在着内部的不稳定性,有实际资产支持的货币体系亦会爆发货币危机。与固定汇率制度类似,在一国出现宏观经济政策失当时(例如政府赤字过高),外汇投机者会预期货币与黄金之间的比价难以维持而发起攻击。1967年,英镑因投机性攻击而被迫贬值,1968年发生黄金挤兑等均证明有黄金支持的货币体系依然存在着不稳定性因素。
纸币体系并不必然崩溃。从历史经验看,纸币系统崩溃的根源在于滥发货币。尽管美联储早已开始增印美元(启动QE政策),但其目的在于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而非偿还政府债务。一方面,从美国的角度看,滥印货币会动摇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是得不偿失的下下之策。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中美元资产目前仍然是回报最高的资产,市场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仍旺盛,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国债发行至今并未遇到明显的市场阻力。此外,长期来看美国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拉动下仍有韧性,美元体系崩溃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金本位并不能增强货币的可信度,金本位制时代的衰退和萧条频率反而高于纸币时代。采纳金本位制度并不一定能增强一国货币的可信度,从而降低风险溢价,尤其是对政治经济不稳定的发展中国家。相反,坚实的经济基础,稳健的财政状况和稳定的政局才是关键因素,因为采取金本位并不意味着一国政府有能力维持金本位,缺少了这些条件,金本位将不是是否合适的问题,而是是否存在的问题。
纵观历史,金本位制时代的衰退和萧条频率反而高于纸币时代。1870-1914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进入金本位制,但在这短短40余年间,美国经历了11次衰退,其中有3次为经济萧条,1928年美国重返金本位后又在30年代发生了大萧条(1937年恐慌)。而摒弃金本位后,在战后60余年间美国衰退的频率显著下降,并且还未出现经济萧条(最近一次经济萧条是2008年由于美国想要刺激消费力增长而错误降息引发的次贷危机)
金本位加剧经济萧条概率的原因在于:其一,金本位制度加剧了通货紧缩的压力。金本位制体系内货币供应量基本是固定的,随着产出的不断上升加上货币流通速率相对稳定,一国价格自然有下降的压力。另一方面,金本位制下价格对贸易余额非常敏感,贸易赤字往往意味着黄金外流,因此货币供应量将下降并引起通货紧缩。其二,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爆发后,金本位制使得货币当局缺乏有效干预工具并加剧金融危机传染性。金本位制度下,央行不能通过控制货币总量来调节总需求,因此在发生经济衰退后,央行缺乏有效手段刺激需求及提振经济,经济衰退更容易演化成萧条。此外,金本位制使得一国的金融动荡更容易传染至他国,并引发全球性的灾难,大萧条便是一个例证。
对于书中提出的“世界完全由国际银行家控制”的观点,我自己也无法证伪,但我认为仅凭书中一些由作者自由组合的历史材料也不能就证明它是对的。
总之,现代金融是十分复杂的,我只是学习了一点皮毛。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也有待于我继续学习证明。确实,这本书实在宋鸿兵不出名的时候出版的,对于想出名的人来说,有一些激进的观点也无可厚非,读书读的是精华,书中的历史是真的,但是作者主观的观点,还需多加留意。我相信他出名后,对自己的言行会有一定的反省并改正,也期待他往后会写出更客观,更全面的书。
总结一下,货币战争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比较有趣的,只是我对里面的很多观点不敢苟同,余下的很多观点,我会近一步地去研究,估计等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头来看一下,希望能解开更多谜团,有新的收获。我推荐学经济方面的同学们还是应该看一下,因为这本书可以引发很多思考。但是我个人认为,对此书的观点要比较小心,盲目草率的接受是危险(我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因此现在看以前的自己真的很可笑),所以一定要用独立的思想去面对它。对于不学经济的朋友,如果要读货币战争,我建议把它当小说或阴谋论,论阴谋来看,或者让自己对防范金融危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若是真正要了解金融并学习它的话,就先看凯恩斯、马克思等理论家的书,或者看看激荡三十年,美国历史等客观的金融历史类书籍。
容被书中知识误导,究其原因还是读书太少,我以后会多看类似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更佳容易判断书中知识的真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