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和闺蜜们看完电影出来,已是近十点。刚出电梯,两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拦住我们,只见其中一个女孩,手上拿着两瓶饮料说免费送给我们喝。走在前面的我和小月顿时愣住,第一反应:提供免费饮料的动机是什么?
再看到她们身后有着某银行的宣传海报,应该是办信用卡的,送上免费的饮料,是要扫二维码关注什么?还是要填资料办信用卡?我们一行四人,没一个接下饮料。其中一个女孩连忙说:真是送给你们的,我们马上下班,饮料太重,不想再带回去,好多瓶饮料我们都免费送了。一听这话,有些不好意思,看来真的只是运气好,正好碰到要下班回家的她们在送饮料。忍不住自嘲:看看我们,就像是从小被骗到大的。她们笑了,又递上饮料。我们这才接过,称谢离开。那两个女孩只是因为下班不想再背着沉重的饮料回家,免费赠送给路人的举动,却引起我们对她们诸多怀疑,说实话,我甚至怀疑到这两瓶饮料能不能喝。想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信任危机:即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越来越淡,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逐渐丢失了对他人信任。
信任危机无处不在,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医患之间、商贩与顾客之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红十字信任危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危机。我们几乎对所有事情都持怀疑态度:专家辟谣基本等同于证实消息、老人当街跌倒无人敢上前搀扶、事故调查背后仿佛总有不能说的秘密、对乳制品质量的不信任甚至催生了洋奶粉代购行业……由于“逢事必疑”,我们或许规避了许多风险,但也丧失了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有人说这是一个“我不信”的时代,可我们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境遇?
今天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了这样一篇文章,标题是“我们不停捐款,难道是为了让他生到儿子为止?”。源于一条微博新闻,《父母双盲6岁女孩成了“小大人”》,大意说的是:浙江乐清6岁女孩小洁的父母是盲人,小洁从3岁起就开始做家务,买菜、做饭,出门时,她就拉着父母的手,帮助他们避险。然而不久前,小洁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的积蓄几乎花光,母亲没有将此事告诉她,说小洁太懂事了,不想让她知道太多。配上了好多张小洁做家务带弟弟的照片,看的人心酸不已,新闻之后留下了支付宝账号,希望有爱心的人士可以捐款帮助他们。
在大家心疼这个孩子,为这样的家庭纷纷献爱心的时候,故事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又有很多人在微博下评论这家不止是生二胎,儿子是第三胎,大女儿送人了。于是记者经过调查,又扒拉出一大堆不为人知的事情:2008年4月,盲人夫妻喜得千金,当地发动捐款;2010年11月生第二胎女儿,2014年大女儿上不起学要捐款,同年大女儿被领养;2015年5月又生了一胎儿子,2016年7月4日盲人父亲要手术要捐款,7月6日筹款十万,而且是半天筹款十万!在这样信任危机无处不在的社会里,还是有那么多有爱心人士,愿意去相信,愿意尽自己微薄之力去帮助他们,可是面对这种三番五次靠示弱来博取同情的行为,甚至用女儿来“卖惨”的行为,我们能说什么?信任就是这样被打破的,再回看这条《父母双盲6岁女孩成了“小大人”》新闻时,我已是思绪万千。
确实,当今的社会,信任成了一种奢侈品,我们一方面抱怨“人性冷漠”、“道德滑坡”;一方面指责他人“麻木不仁”、“见死不救”,另一方面又提醒亲人朋友遇事别“出手”、少“出头”。透过这种纠结,不难发现,人的内心始终在向往温暖,良知和传统美德远未消失。就如“6岁小女孩成大人事件”,哪怕是这对盲人夫妻多次靠示弱博取大众同情,可还是半天时间十万捐款,我们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去信任,愿意去帮助别人。信任是我们对他人善意的一种期待,我们处处设防,或许减少了一些损失,却降低了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我更愿意去多些善意的信任,路人遇到困难时帮一下,哪怕知道这个天天在门口乞讨的奶奶是个乞讨专业户,也愿意碰到时给上几块钱,朋友圈里看到熟悉人转发的爱心轻松筹时,也献份爱心。就如前阵子我和几个同学牵头为因病去世的同学家属募捐一事,同学群里,有认识去世同学,也有不认识的,却因为相信我们,纷纷捐款帮助这对可怜的母子。多了份信任,帮助了别人带来的幸福感,自是不言而喻的。
愿这样的信任危机少些,彼此多些信任、多些安全感、多些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