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看了好几个周,这个过程就像陆焉识的囚徒之路一样跌宕。
写一点点吧,陆焉识和冯婉喻,其余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部小说被评论界定为“后伤痕”故事,“伤痕”叙述之后,该如何表现那个时间段内的现实,成了小说家着墨的一部分。整体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丧”的故事,一个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男人,经历岁月和苦难的洗礼,彻底蜕变成了另一个人,不管那个样子是不是我们所厌恶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模样。
三年过去了,陆犯焉识的番号从2868变成了278,中间那些数就是没了的人。
故事是从草原上的牢狱生活开始的。为了看到荧幕上的女儿,老几辛辛苦苦地,求爹告奶,又是送礼又是哀求,终于在场部礼堂看上了电影。站在椅子上看到电影结束还不愿意走,泪流满面的老几,就像是草原是失孤的狼一样,悲哀得很。
由一根欧米茄引起的回忆。欧米茄是婉喻送给陆焉识的,那时是他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了,他拿来贿赂邓根。遇上邓根,算是他囚徒生涯的一件幸事吧。
高原上的囚禁生活艰苦,囚徒凶残,互相看不顺眼,互相挤兑,但是也是他们之间,互相承担犯人的工作,互相作伴。这群人,就像是社会拔掉的毒瘤,在高原上继续化脓,又被抑制。
现实那么苦痛,温情只有从回忆里找了。于是陆焉识回忆了恩娘,回忆了婉喻,回忆了在美国自由的岁月,甚至在重庆风流的时光。
恩娘的哭和泪,是最清晰的回忆。她的哭比笑还美,天可怜见的。于是,她的一哭,把新寡的自己留在了陆家,成了陆焉识年轻的后妈;她一哭,陆焉识就乖乖娶了她选的冯婉喻,才肯让他出国。总之,她一哭,世界就向着她倾斜了,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也许因为恩娘爱他,又不能得到,只能以某种方式将他缚住罢了。
陆焉识讨厌被恩娘控制的感觉,冯婉喻就是恩娘用来束缚他的工具。可是“一个男人要折磨女人,摆布女人多容易啊。”所以娶了婉喻几日的陆焉识便踏上了前往大洋彼岸的渡轮。
婉喻漫长的一生,漫长的等待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
陆焉识是语言天才,不像那个时代许多拿钱出国买学历的青年那样,陆焉识的学历是货真价实的,他的学识也是货真价实的。别人醉生梦死就是醉生梦死,他在醉生梦死之际还能顺利毕了业,存了好些文章。
回国的陆焉识,终于正眼看了一下冯婉喻,不管他有没有忘记美国的那个意大利女人,在中国,在上海,他就只能有冯婉喻。幸好冯婉喻足够美丽,婉约的美,精致的美,总之可以美到陆焉识的心里去。只是陆焉识别扭啊,因为婉喻是恩娘的工具,恩娘拿来绑缚他的自由的工具。
所以,即使男人的冲动使他可以和婉喻在一起,但是他仍然没有意识到爱,他只当她是伴侣,他们一生都会牵绊到一起的。只是他还会有别的女人,有别的女人在他落难的时候,婉喻不在的时候,帮助他,伺候他。
婉喻等呀等,终于等到解放的岁月,等回了陆焉识。只是没想到,再次祸起萧墙。婉喻利用女人的柔弱,救回了面临死刑的陆焉识。半夜里给监狱里的陆焉识剥蟹肉。最后目送他上了前往高原的火车。
陆焉识在高原的经历很传奇,很有戏剧性。历经二十多年的牢狱苦难之后,他慢慢地发现对婉喻的爱,是那么浓烈,浓烈到足够让他精心策划一场逃亡。他沿路,从青海,下高原,一路走,终于回到了上海,终于见到了婉喻。逮捕他的海报也粘贴满了各地。
他见到了婉喻的风姿,见到了小女儿,见到了孙女,他们生活的很好——没有他。于是他又返回了高原,自首了。
婉喻和他是心连心的,婉喻知道那时他就在某一处看着他们,可是因为政治因素,他们不能相认。
如果婉喻可以放弃多好,如果陆焉识从此杳无音信多好。可是,信把他们依然紧紧系在一起。
陆焉识得到了释放,他在高原,想把自己捯饬干净再回上海,他等婉喻的回复。邓指的死或许给了他些许刺激,只是他已然是一个灵魂破碎的老几了。
婉喻终于等到他们要真正团圆了,他们终于可以好好谈个恋爱了,像年轻人那样。
只是,婉喻的魂丢了一半儿了。她甚至忘记了陆焉识的模样,只是仍记得陆焉识就是自己的丈夫。
那么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了最后一点时光的相伴,陆焉识纵有百般不是,对婉喻确是尽心尽力的,他在实现在高原时好好照顾好好爱婉喻的心愿。
故事的结局,婉喻走了,陆焉识也和婉喻的骨灰一起失踪了,只有故事留下了。
但愿他们自由了,他们能双宿双飞了。
2018/04/01 于STU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