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1828),他的生命仅仅持续了31年,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近千部音乐作品,包括六百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 。
先不讨论他的作品有多么优秀,仅仅是这个创作的勤奋就是令人敬佩不已的:从开始创作到生命终止,一共经过了十四年左右的创作期,近千部作品,平均每年完成70部作品,大约每5天完成一部新作品。这样的创作密度本来就很少见了,以这样的创作密度持续14年,这样持久的刻苦和勤奋简直是世间罕见的!试想,我们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每5天创作一个作品,比如作曲、作文、绘画、书法等等,还要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十数年不懈怠。更何况,我们真的能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始终保持充足的灵感吗?那可真得需要乐思如泉水般涌出才行啊!
这么高强度大密度的创作,当然没有时间考虑挣钱、出名的俗事了,事实上舒伯特去世前一直没有获得什么名气,过着非常贫困拮据的生活,就连吃饭都经常需要朋友的接济。
有一天,舒伯特一天都没有吃饭了,他走出门去,走进一间餐馆,希望能够遇到熟人,帮他解决晚餐的问题。结果一个熟人都没有遇到,他顺手拿起一份旧报纸翻看,看到一首小诗,这首小诗激发了他的灵感,他 马上拿出纸笔,快速地写了起来。当他将写好的歌曲交给餐馆老板,餐馆老板也觉得这首曲子优美,慷慨的给了舒伯特一盆土豆烧牛肉。这首歌曲就是《摇篮曲》。
《摇篮曲》由四个乐句构成,4/4拍,速度中等,节拍稳定,第一乐句两小节,模拟摇篮轻轻摇动,恬静安逸的状态,平和、安详,像妈妈轻柔的声音和缓缓摇晃的摇篮。第二乐句继续沿用第一乐句的音乐素材,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第一拍与第一乐句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变化,从第二小节第二拍开始做了旋律音的变化,但节奏依然不变。第一乐句结束在属音,从语气上看,这一句语言内容不完整,是未完待续的语气。第二乐句结束在主音,这是肯定的语气,是对上一乐句的补充和完善,第一第二两个乐句完成了一个音乐内容的完整表述。
用两个乐句表述一个音乐内容,还是显得比较单薄,缺少了一些展开和支持。所以第三乐句用了新的音乐语言,节奏和旋律都与前两句不同,将前两个乐句的音乐内容进行了扩展和侧面支撑。
第四乐句如果继续顺着第三乐句的思路和素材写下去,就会出现前后脱节的现象,会带来前两个乐句是一个音乐内容,后两个乐句是另一个音乐内容的感觉,会割裂开来,乐曲会失去整体感。所以第四乐句一定会回到一开始的音乐意象中,还用开始的音乐素材。作者干脆直接将第二乐句搬了过来,即和前两个乐句形成了呼应关系,又利用它那主音的终止,结束了全曲,形成了完整的一个音乐内容。
这四个乐句的关系不就是语文老师教的写作文的办法吗?对,这就是“起、承、转、合”。第一乐句提出一个音乐思想;第二乐句对这个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和说明;第三乐句一定要提出新的素材和观点,用旁证、举例说明等手法来支撑主体思想,同时让音乐语气产生新鲜感;第四乐句必须回归主题,前后呼应,强调主题,否则就会让作品主题分散,结构分裂。
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间都蕴含着表达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在创作上,如写作文,作曲等等,甚至完全可以运用在演讲活动中,要想讲一个话题表述清楚,还不能苍白无聊,“起、承、转、合”的方法就是最好用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