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澄清,《谷物大脑》反对的不是谷物,而是麸质。麸质就是俗称的面筋,是谷物中的蛋白质。
没有行动没有发言权,说说我的践行经过。一个月不吃面条,一天半碗米饭左右,饿了吃鸡蛋,补充书中所说的营养成分……一个月瘦了15斤,效果显著。紧接着的效果就不行了,应是达到了体重的平台期,还需要继续坚持一段时间才会有显著的效果。据有些人的实践效果,有瘦下来40斤的,属于个案,不采信。
文章的目的是回答两个问题。一、为什么会瘦得这么快;二、这么吃安全吗?
先说说第一个问题。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原创营养科普作家范志红科普,这里整理回答。
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所谓的“主食”多是指纯碳水化合物,富含淀粉,稻米、小麦、土豆等。
这本书推崇的是石器时代的饮食,以肉类、鱼类、水果蔬菜为主要食物来源,几乎不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类食品,据说这样可以延长寿命。注意啊!注意,由于古代人类寿命很短,三四十岁就到头了,所以并不能知道这种吃法老年后的情况,至今也没有靠谱的研究确认,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比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更能够延长寿命。反而是,中国的很多长寿老人,都是粮食蔬菜为主,配合少量肉类。
之所以低碳水饮食能够减肥,是因为,人体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不吃主食了,为身体提供能量的重担就交给了脂肪和蛋白质。而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让脂肪无法充分的分解,在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酮体”这种含有不少能量的物质,又因为酮体会让血液酸化,所以我们的身体会想办法尽快把它排出体外,就这样,大量的脂肪被分解,然后又携带着能量被配出体外,减肥的效果立竿见影。
看起来非常美好,副作用呢?一是很多人在不吃主食之后,会出现身体疲劳,脸色和皮肤变差,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正是源于脂肪与蛋白质的代谢增加。脂肪分解产生的酮酸需要大量水分帮助及时排出体外,蛋白质的代谢则会产生尿素,这就同时给肝脏和肾脏增加了不小的负担,所以代谢能力较弱的人或者肝脏功能不全的人就会出现刚才说的情况。
二是不吃主食,容易导致血糖不稳以及B类维生素缺乏,所以很多人会脾气暴躁、沮丧。女性还会月经不调,掉头发,皮肤松弛等。因为以肉蛋奶为主食,对肠胃功能要求较高,消化能力弱的人就会营养不良。
最后,范志红博士建议,日常饮食,主食还是要正常吃,但可以选择消化慢,也即饱腹感强的去吃,减少热量摄入,比如燕麦、荞麦、黑米、红小豆等杂粮,再配合大量的蔬菜和少量的鱼肉蛋奶。
这里插一句:少吃有益大脑健康,人体能够适应适度的饥饿,否则打猎时候没有吃的,早都饿死了,要相信身体的调节能力,不要暴饮暴食。
现在再说第二个问题,《谷物大脑》这本书有多靠谱,这么吃安全吗?
现在请出第二道题的答主:卓克。《卓老板聊科技》主讲人,没听过的去面壁三天,不准吃饭。
首先,卓克从参考文献入手,发现靠谱些的参考文献多是胰岛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和文章的麸质损害大脑主题关系不大;文章并不难懂,却罗列如此多参考文献,似乎有些心虚的意思;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文献,反而很多是流行杂志上的引用,权威性不足。这是第一点,引入文献说服力不够。
其次,研究力度上来说,谷物为主食,配以蔬菜以及少量肉食。是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导的饮食方式,这是主流;而《谷物大脑》所倡导的,即为非主流。非主流并不是错,但是主流意味着研究支撑论据,文献要远远多于非主流的观点,也更加权威。所以,更加建议相信主流科学,被坑害的机率更低。
最后,麸质蛋白过敏人群,只占总人群的百分之一点多,远低于书中罗列的数据。为什么非主流会流行呢?因为这样做确实能够短期变瘦,尽管长期来看并不优势~所以就吸引很多肥胖患者尝试,而为病人推荐的饮食,作为正常人如果轻易实践,或许就会出问题。
卓克的结论同样是,按照主流科学知道的方式饮食,更靠谱。什么是主流饮食方式?以米面为主食,多蔬菜少肉等咱老百姓一直在吃的就行。
另外,继续插一句,一天三顿饭对于大部分人都是一个超标的数值,事实上人类实现一天三顿饭这件事,也才一百多年。所以,不要迷信一天三顿饭。拿我举例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大量的工作要做,活动也不小,早上从不吃,中午少吃,晚上多吃一点,一点也没有老人家说的“不吃早饭伤胃”的事情发生。尽管是个例,但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我只是个知识的搬运工,这两篇文章的结合,解开了我很大的一个疑惑,指导了我的饮食方式,分享出来,希望帮到同样受《谷物大脑》影响的你,毕竟这本书的销量还是挺高的。
另外说句题外话,据统计中国人有六七成是“乳糖不耐受”,说白了就是消化不了牛奶,导致非感染性腹泻。说实话我喝了二十多年牛奶,去年才知道自己乳糖不耐受,不喝牛奶之后,胃好多了,冬天能吃冰淇凌,不会喝点凉水就腹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