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曹永兵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允许漷先生的文章《六招教你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出:.......教学变革首先要变革教学设计。当下的教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目标写学生去哪儿;重难点是20世纪写教学目的、任务时常写的,而新课程要求写目标了,就不需要写重难点了,因为目标就是回答如何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教学过程主要回答教师自己做什么,主语全是教师,如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知识、布置作业,等等。
例如:在设计九年级下册戏剧单元《天下第一楼》时,我的教学目标就设定为: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初中的戏剧教学,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戏剧教学。大多情况下,还是按照小说教学的思路进行的。在本节课的四个教学目标中,前面三个作为主要的目标,也就是我们说的重点,难点。由于本科是节选,因此我还附加了一个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的目标,为的是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在这个简单而清晰的目标下,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文章背景
目标标导学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目标导学三:把握文本语言特征,理解含义深刻语句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话剧要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因此,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练,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教师宜引导学生关注话剧的这一语言特征。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目标导学四: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了我们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罗大头形象】【其他人物形象】
【教学提示】 教师可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第四题对此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关注话剧人物形象。
(教案过程有删减,只留重要部分说明情况)
说实话,这三个目标在课堂上,没有有效的组织,是很难完全实现的。在每一个重要的环节设计上,我都设计了教师自己要做什么,这样的话,你才能有效的去指导让学生去如何学?也就是要知道学生需要做什么?所以不但教学设计要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改变。否则的话,你只知道自己教了什么?却不知道学生学了什么,学的程度如何?学习目标达到了什么效果?因此,崔教授说,还必须要有课堂评价。课堂评价环节的介入,势必会减缓课堂目标实施的速度,挤占课堂目标实施的空间。因此,课堂目标的设置必须是有效的。否则的话,要想完全实现是不可能的。即使你认为实现了,他所达到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
课堂评价要求我们把课堂目标变得精而细。并且能够提高效率,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也能反应出教师在实施课堂目标后,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效课堂。 最后是关于教学反思,反思,就是在领悟中学习,是一个教学过程的回味。反思必须是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冷静的思考。通过返回去找缺点,然后在进行弥补多进行二次备课。如果没有反思,我们永远不知道症结的所在,也就意识不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至于反思写什么?我认为就是对重点目标的回味和分析,对课堂实施中的预设和生成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估,并且得出在如何操作的情况下会更容易实现,二次备课室就把这作为重点,如此以来,我们就会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缺陷,并且确保在下一次课程中不再出现或者少出现。这样一来,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老师,才有可能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提升。
学习了崔教授的文章,我们才慢慢发现。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引下,我们戳破的是脓疮,卸下的是包袱,到的却是整个语文课堂。
昨天的文章被平台屏蔽了,我找谁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