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现在大家对于共享单车并不会陌生了,毕竟如今大多数人都天天见,天天使用。不过在共享单车刚刚出现时,在创业圈就有这样一个疑问“共享单车到底是不是创新呢”
小编学疏才浅,在这个共享单车经济完全成熟的时候,回首一望整个共享单车走过的路程,自己做出了个简单的判断。共享单车是创新,不过不是完全的创新,完完全全的创新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很多人认为,共享单车根本上是一种租赁的商业模式,而租赁这种模式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有了。不过在这种基础模式下,共享单车也有创新的,它的创新就在于让这种租赁模式在借助互联网和导航定位等技术下,形成无暇对接。简单的说就是让租赁模式更快捷,更容易形成交易。
如果我们在共享单车的基础---单车租赁上溯源,可以追溯到30年代的老上海。大家都知道,30年代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汽油供给紧张,上海原有的汽车出行变得非常困难,在加上战争对道路和电车的摧毁,使得人们的出行基本上靠自行车和三轮人力车。
然而当时的自行车并不便宜,基本上自行车广告就直接向有钱和有刚需的商店经理投放,例如当年的《申报》上就有这样一则广告:“各商店经理先生注意:宝号每逢收账送货,既觉麻烦又恐危险。此两难题惟用同昌飞人牌脚踏车可解决之,用以收账不独事半功倍,又免种种意外;用以送货则手续简便、时间节省。同昌飞人牌系纯钢国货脚踏车,坚固耐用,经济便利,诚各商店之需要品也。”
一般普通民众也有出行需求,但是却无力购买单车,于是乎就催生了自行车租赁业。据说当时出租给人学车专用的自行车价格是1毛钱1个小时,这当然是当时物价下的价格。
著名的电影艺术家沈寂先生回忆说:“此行业上海在30年代汪伪时期已见有,当时因战事紧张,汽油严格控制,即使仅有的公交汽车也多用木炭为动力,民间更无力购置自备汽车。而脚踏车也因为资源困难,价钱即贵,很少为私家占有,于是私家脚踏车行租赁业应运而生。开始车行租赁有论小时和天数计算,后也有包月租赁,所付押金不等,渐而形成一大行业。”
由此可见,共享单车的基本模式---单车租赁,在30年代的老上海就基本成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