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工作有时候会带来烦恼,但总体而言,快乐要比烦恼多得多。
前些天爆出一则BYD员工猝死的消息,为逝者惋惜的同时,也认真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
加班,究竟创造了什么?
今天同事们的谈话内容蛮有趣味,他们抱怨说车间的生产负责人和设备维护人员普遍有个坏习惯,那就是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就总能找到急不可待的紧要任务,而周一到周四基本上风平浪静。甚至有人直言:“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安排加班,从而拿到加班费……”
于是,在加班制度的鼓励下,工作日洋洋散散、周六日没事找事就成了一种常态。积攒五天的问题用两天时间去处理,久而久之,麻烦就会越来越大。当积压的问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只能停线整修。停线整修的时候你会给普工放个假么?不会!停线整修耽误的生产进度怎么补?安排普工加班!
仅从这个方面来讲,虽然企业没少支付加班费,但生产效率真的提高了吗?并没有!
因此,生产管理人员的这种恶习,上对不起企业,下对不起普工。此外,这些所谓的管理者总喜欢算这样一笔狗屁烂账:我给每个普工支付5000块钱的月薪,他们凭什么不朝九晚九、作六休一?
非得把八小时能做完的活延长到十二个小时去做,才表示你每个月给普工开出5000块钱的工资是合理的?这并不高明,反而愚蠢至极!加班应该是用于创造额外收益的,而不是用来弥补过失的。
另外,一些管理者认为积极加班才是优秀员工应有的态度。比如甲和乙两个人,做同等水平的项目,甲用五个工作日做完,乙额外加了周末两天班才弄完,结果甲反而比乙拿到更少的薪资,且容易被领导打上工作不积极的标签。如果甲脑子不笨的话,他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怎么做呢?他只能把五天能干完的活分成七天去干,这样才能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更过分的是,有的公司会让那些干活快的人去分担干活慢的人的工作。效率高的人,工资不能多拿一分,假期不能多要一天,反而还要多干活,那么试问:在这种氛围里,你愿意做一个高效率的人么?
如果不是因为前两年有幸去了几次欧洲,我大概是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的。我和我的搭档们既做本地项目,也做德国项目,同样的设计小组,做更加复杂、集成度更高的德国项目时,我们遇到的麻烦更少,而本土项目,由于人工成本低廉,车间对设备的自动化和集成度的要求偏低,对我们而言设计难度也更低,却反而麻烦不断。是我们崇洋媚外,更愿意伺候外国人么?当然不是!我们没那么贱骨头!我们只关心项目本身,至于客户是谁并不重要。
那么,产生这种明显反差的因素是什么?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问题就出在生产管理和设备维护上了。
首先对比一下管理方面:德国客户下的订单往往用于半年后、甚至一年后的产线布局计划,这些生产管理人员很明确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产品是什么,而且他们从提需求到验收,全部流程都十分严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真正投入量产的时候尽最大可能保证设备运转正常。我们从制定方案到设计调试、再到配合客户验收的过程虽然很忙,但总能明确自己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而且我们往往可以有两个月左右的开发时间,如此长的纳期之下,你真的很难搞砸一个项目。
本土客户呢?他们一旦提出需求,基本上说明两周以后就要投入生产了,你必须在两周之内完成方案设计、组装调试、出货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内容。更有甚者会要求我们把半成品拉到车间去,边做边调边改。我上周五在早会上发飙就是因为这样的项目,七天之内改好一台1996年的旧设备。我并没有觉得这事有多难,我火大是因为搞不懂这些家伙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1996年的设备,你舍不得报废没关系,但从2016年开始就应该意识到改造的重要性了,对吧?趁着这台老古董还能用于生产,就提前做好更新换代的准备,这很难办么?非得等到老设备彻底动不了了,才过来跟我说“产线停了,最多一周之内要完成改造!”
要知道我也是个九零后,跟这台老古董的岁数差不多大,只给七天时间,同时不给预算去更换新资材,我不发飙还能怎样?
七天时间改出来的设备,使用效果什么样不用我多说,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被死死捆绑在这个本不复杂的项目上。
至于设备维护,前文已经描述过,无需赘述。在充分的纳期下开发出来的设备往往不需要频繁维护,客户用着省心,我们自然而然也省心。
从一个非标自动化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看,工厂加班制度其实并不能有效提高产能,反而降低效率,甚至滋生出磨洋工的工作恶习。
我在欧洲出差的时候也很忙,但每天八小时出勤完全足以保质保量地做好工作,下班时间和周末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
难道这种生活只能在国外才能拥有吗?难道这种生活不该属于所有的中国人吗?中国人就活该挨累吗?
中国人的头脑非常聪明,但我们的工业起步较晚,生产管理模式依然存在改善的空间,这也是工业制造领域里的90后们今后要思考的问题以及奋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