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当中,我经常会听到身边人说:“某某人太敏感了,我只是跟他说要这样,他就以为我要...”“你真够敏感的,这样的事情都被你察觉了”“我对身边人的情绪,表情和行为举止都非常敏感,甚至经常能猜测到对方的心思”“她对关于离婚的事情非常敏感,我们最好不要去谈”....
形形色色关于“敏感”的使用,让我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敏感?
抛开自己对敏感的理解,我以“一张白纸”的心态尝试重新认识“敏感”。汉语字典的定义是这样写的:一指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皮肤或神经上比较敏感的部分;也指反应很快速,对一件事或某种东西非常敏锐,察觉快速,可很快判断或反应过来。
按照这两个定义,看起来还确实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敏感是好的。然而,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使用“敏感”一词往往都是给人一种负面消极的感觉呢?难道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错的?
我有一位朋友住在城郊,他居住的那栋楼刚好在马路旁边,每天早上都有大量的车辆经过,产生的噪音可想而知。他有时会跟我抱怨每天早上都被吵醒,有时深夜有大货车经过的时候,也会被货车的声音所惊醒,这让他非常不安,于是他就把卧室的玻璃全部换成隔音玻璃,虽然噪音大幅度降低了,他依然还是睡得不好,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直接醒了,连他妻子都埋怨他敏感,因为他的这种敏感也让她感到困扰而无法安然入睡。
有不少人或许会觉得这种事情很常见,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位朋友只要搬到安静的地方居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不过,单纯这样改变周边环境就能彻底解决问题?答案或许没那么简单。
说起我这位朋友,我就同时想起了我的大姨。她一家人住在香港,自己也已经退休。由于她的子女都住在她家附近,每天晚上他们都会陪我大姨一起吃饭,但是大姨每天晚上都是9点半睡觉。更让我感到佩服的是,她的子女一般晚上十点半才各自回家,在客厅一般都是有说有笑,声音有时还蛮大的,但我大姨却能安然熟睡,好像屋子里就只有她一个人。她有时过节回内地来我们家住的时候,哪怕房间外大家有说有笑,谈天论地,她都睡得很香,完全没有被外面的噪音所骚扰。她的房间外面时不时有工程噪音,依然是毫无影响,绝对是早睡早起,天天好身体的典范。对比我的那位朋友,她对周遭如此迟钝,那是不是就不好呢?
我们先把这两个案例放在一边,从另一个方向入手。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先生曾经写过一本影响力很大的书,它就是《钝感力》。这是他唯一一部非小说作品,他以个人和周边的故事来表达出全书的中心论点: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钝感力”一词就是他发明的。
一般人都会认为,“迟钝都能是一种能力?你跟我开玩笑吧”。这种反应无可厚非,毕竟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对“迟钝”的无形抗拒,即对“钝感”的偏见。
这种偏见合理吗?我们来看一则关于渡边淳一先生身边发生的故事。
渡边淳一先生本来是一位医生,后来决心成为一名作家。他刚出道的时候在文学界名气不是很大,所以跟其他新人作家一样,一起加入了当时的文学大咖有马赖义先生的“石之会”的文艺沙龙。渡边先生回忆,当时他们当中有一位新人作家才华横溢,写出来的作品都非常优秀,可以说当时其他人包括渡边先生自己都觉得跟他竞争并没有什么优势。
结果呢?这位新人作家竟然在后来完全销声匿迹了。这究竟怎么回事?当时由于他们那些新人作家都还没太大名气,所以不可能有多少约稿,编辑们都只会扔出一句“写出好的作品,送往出版社”。有些作家主动投稿,编辑也只会淡淡地回应:“那,我读一下”,然后就没有任何消息。有些作家会主动打电话去问编辑,但都被“稿件还不能刊登”或者“这里那里需要修改”给打发了。哪怕是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还是被退稿了,那种打击确实会让人变得极其消沉。
根据渡边先生的回忆,那位才华横溢的新人作家接受这些反馈的时候,都是死气沉沉,不是叹气就是挠头,一副阴郁暗淡的神情,根本没有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和斗志。那种抱着怀才不遇,自尊心太强的人物形象马上映入眼帘。后来慢慢地,恶性循环下去,在各种文坛的主流杂志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名字,他也在文坛上销声匿迹了。
为什么他会这样呢?他很快地判断出他的作品在当时并没有获得编辑的认可,哪怕他确实有才华,可是没有写出编辑想要或者认可的东西。或许他对编辑想法的快速判断和反应是对的,但他的这种敏感久而久之让他连动笔的欲望都没了。
近年来非常人气的新媒体金融职场作家Spenser在他的作品《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就分析过“不愿动笔”的三种心理:
1.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对别人没价值;
2.觉得自己写的文章很幼稚,读不下去,对自己没信心;
3.写作时,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扮演“审判者”
才华横溢的作家或许不会三个点全中,但我个人认为,第三点对他来说可能是致命的。他的敏感使他内心产生了一个“审判者的声音”。新人作家本来就是一个“创造者”,而敏感所产生的自尊心让他被“审判者”所支配。编辑的反馈和对自己的不满,怎么改怎么写,编辑都是说不好,这对他打击太大了,恶性循环走下去,最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
新媒体某大咖曾有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写作时,把自己对灵感的期待、质量的要求、结果的预期,统统忘掉,允许自己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如果新人作家养成钝感的能力,抱着冯唐所说的这种心态,或许也就不会有销声匿迹的遗憾了。所谓的自尊心或许就是由于他的敏感而滋生的。
个人成长方面何尝不是这样呢?打个比方,某人有一天开始意识到自己要减肥了,于是决定减脂,去跑步,注意控制饮食等等。尝试了一个多月,发觉没有什么进展,他就自我怀疑了,然后就有人就告诉他,“你有去跑步但是为什么没有效果呢?放弃吧,没用的。”然后他在网上看到不少留言反馈和一些所谓公众号文,乃至跟他周边某些朋友的沟通,都反映他用的这些方法对他产生的效果不大。哪怕这些信息无法确定是否有依据,他都因为它们而垂头丧气,一味叹息,自己也老是跟人说:“没用的啦,真的没用”慢慢地,他就放弃了,依然“舒适地”过着跟以前一样的生活,却得默默忍受自己越来越胖的事实。
这种事例可以说数不胜数。很多人因为对外界事物敏感而过着糟糕的生活,那么“敏感”一词被人扣上负面消极的“罪名”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但反过来想,如果我那位朋友这样想:“睡不着就睡不着,反正我就闭上眼睛,就那样躺着,啥都不想,不管了,”然后在安装了隔音玻璃的前提下,利用一些能够产生白色噪音的app,帮助入睡,或许就不会那么烦恼?如果那位新人作家能够学渡边先生那样在编辑没有回复的时候,经常呐喊“这些编辑真不识货,办事效率真的低下得要死”,抱着势必要写出更加牛B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决心再去创作,或许他就不会这样暗淡消失?如果某人不对周边的一些信息所纠结,减少这些信息的摄入敏感,决心坚持下去,执行几个月,抱着“就这样去,死就死吧”的心态,对成败等稍微迟钝一些,或许他现在已经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任何的假设,都有可能成真,我们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是不是应该让自己迟钝一些,免得让自己本来伟大的计划就这样被敏感所葬送?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这样的结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那敏感呢?是不是它就必须是扮演钝感的对立面呢?我的答案是:NO! 毕竟我们在分析推理和总结事物规律上,敏感就是必须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它们?我的看法是“为了成长,你要敏感,更要钝感”
比如跑步,要实现5km,8km,10km,乃至15km+之类的目标或者达到满意的减脂效果就应该有战略和战术的支撑。战略上要钝感一些,即不要被一些周边信息影响,不要一下子就被动摇,不要因为一时的辛苦而怀疑自己最终半途而废,对过程要保持足够的“迟钝”,每次都那样做,不作过多的解读。战术上要敏感一些,比如发觉自己在跑步方法上会不会导致受伤,还有跑步姿势,呼吸,配速方面,都要保持敏感,以便更好地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跑步方式,能更好地坚持下去。说句粗俗一点,就是宏观目标可以钝感一些,微观细节可以敏感一些。
不管是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我坚信,它都有很大的价值。不信?按照这种思路去操作下?说不准,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我还有一个疑问:那位新人作家最后去哪了?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