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众生喧嚣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个强调竞争、高调与张扬的社会,外向者往往被认为更有能力,而内向者的安静会被认为是一种病吧。或者,被打上懦弱、自卑、无能之类的各种标签。
真的如此吗?并不是。
据调查,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都是内向者,属于不容易被注意到的族群。
其实,“内向不是缺陷,无须改变,同样可以创造非凡。”
这就是《内向性格的竞争力》整本书向我们传达的主旨。
作者:苏珊.凯恩(Susan Cain)
TED很受欢迎的演讲人之一,畅销书《内心性格的竞争力》作者,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法学院,曾在华尔街担任律师多年,精于公司法。现为商业咨询顾问,提供谈判、沟通技巧及个人专业形象管理等服务,客户多为大型企业及律师事务所。
在本书中,作者苏珊·凯恩以大量实例探讨内向、外向在不同家庭、职场、学业、文化中的表现,并鼓励广大内向者深刻认识自己,重拾自信,遵从本性,将独特性格转化为优势,善于发挥长处,汲取更大力量,以内向者的姿态和方式去改变世界。
全书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自序和引言部分
作者由内外向性格的强烈对比开始了全书的论述。
她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外向理想型的价值系统中,人们相信理想的自我状态是善于交际、健谈的,即使是在舞台上、镜头前,也是如此。简单的说,就是外向。正因为如此,我们忽略了内向及其独特的魅力。
当今社会,内向会被视为一种次等的个人性格,甚至是一种介于失望和病态之间的状态。内向者笼罩在外向者的巨大影响力之下,各种被忽略。
其实,我们在不假思索地大力宣扬外向理想型的时候,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思想、艺术,还有发明,以及变革,都来自安静而理智的人,“他们知道如何与自己灵魂深处的思想交流,并在那个安静的世界里发现宝藏”。
没有内向的人,就不会有万有引力理论、进化论、相对论、个人电脑、谷歌等等,这个世界肯定会黯然失色。
缺失了内向性格,这个世界并不精彩。
第一部分,外向理想型
这部分的内容讲的是外向型导向的世界和职场,忽略了内向性格独特的魅力,低估了内向者的影响力,扼杀了内向者的创造力。
【第1章,那群“不可一世又招人喜欢的家伙”的崛起。】
作者以那群“不可一世又招人喜欢的家伙”(即善交际口才好人缘好的外向者)的崛起为例,探讨了外向性格如何成为文化推崇的准则。
在作者看来,著名演说家戴尔·卡内基从一个农场小子转型为一个推销员,进而发展成为美国演说界丰碑式的人物,是一个外向理想型崛起的典型故事,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时代文化的转变。
在这背后,是更为宏大20世纪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当机械化高度发展、商业营销日益重要的时候,我们面试时的优异表现,我们自我主张的表达,我们与人协作的方式,越来越依赖于自己的个性,时代彻底改变了我们所崇尚的性格类型,我们开始经历品格文化到个性文化的巨大转变。
在品格为上的文化体系中,理想型自我是严肃、纪律严明而高尚的。然而,当个性为上的文化体系来临时,人们开始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上,塑造自我的公众形象上。
社会地位、收入和自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迎合个性文化需求,也就是个性为王,可是,我们失去了很多品格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
【第2章,魅力领导的迷思。】
这一部分,作者以亲身参加的推销术演讲培训为例,开始阐述自己对于人们将领导力和外向性格等同起来的困惑。
在个性文化中,为了在一个全新的具有匿名性特征且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我们陷入了被迫发展外向性格的境地。
因为我们认为,外向点,再外向点,能让我们更加成功,你看镁光灯下的偶像明星、社会名流,无不是谈笑风生,十分外向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错误地把营销方式当作了个人天赋性格,乃至领导力。
接下来,作者以哈佛商学院的学生们的事例和参与的实验为例来说明,那种看重快速而自信地作决定、否定三思而行的领导方式可能是错误的。
很多时候,那些表现得最活跃的、最健谈的人的观点往往占上风,并且最终成为决定性的意见。然而,讲话多和洞察力之间并不是存在着正向的相关性。这也就意味着,聒噪和强势的人会在各种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那些内向者的好想法会遭到忽视和排挤。
其实,就领导力而言,内向的领导者有时会比外向的领导者有独特的优势。
他们有着倾听他人意见的偏好,缺乏对于主导社交情境的兴趣,因此更乐于倾听并执行建设性的意见。从中获益后,他们就更加愿意激发对方,使其在工作中更加主动和有创造性,于是,创造出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
而外向型领导者则会因为在处理问题时过于坚持己见,而错失很多好的意见建议,并让员工越来越消极。
那么,如何发挥内向型领导的领导力呢?
作者指出,当下社会化媒体为内向型领导者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可能实现的领导形式,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公开表达意见。
研究显示,事实上,内向者比外向者更愿意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较为私密的事实,而且相对于外向者来说,内向者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网络讨论上,他们很喜欢这种数字化的交流方式,这种从容、温和的交流方式对于领导力而言可能同样有效,甚至更得人心。
【第3章,当合作扼杀了创造力。】
这一部分,作者对新集体思维的兴起和独行侠的力量,进行了研究对比。她强调,可能与我们习以为常的团队力量大于个人的看法不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创造力,特别是内向者的创造力。
作者以苹果联合创始人斯蒂芬·沃兹尼亚克独自一人设计个人电脑的故事为例,旨在说明那些创造力更强的人往往在社交活动中扮演内向者的角色。他们往往具有人际交往的技能,却没有足够社会化和热衷参与的性格。也就是说,内向者喜欢独立工作,而孤独是创新的催化剂。
然而,事实却是:现在的学校、公司、单位等各种大型机构却大力提倡“新集体思维”。它们将团队工作视为重中之重,认为创造力和智力成果来源于群居之地。
这种观点有着众多强大的支持者,并为企业所青睐。我们看到,企业中把员工整合编制成小组、团队的做法越来越流行,在开放式环境中办公的协作方式也大行其道。
对此,作者提出,有的人希望和谐地融入小组之中,但也有一部分人希望独立于小组之外,通常情况下,那些创造力非凡的人都是后者。
科学家们了解到人的大脑是不能同时专注于两件事情的,看起来是多任务的工作实质上也是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转换。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效率。许多内向者似乎本能的知道这些名词会抗拒被赶在一起。
开放式办公环境会让员工们觉得难受,互相敌对,无心向学,以及缺乏安全感。开放式办公的员工患高血压的概率更高,同时压力也加大了,并且更容易感冒。
他们与同事发生争执的频率更高,他们担心同事会窃听他们的电话,监视他们的电脑屏幕,他们与同事之间关于个人和私密话题的交谈越来越少。他们时常要忍受吵闹而难以控制的噪声。
其实,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最好独自进行。
原因在于:它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身边若有其他人可能会分散掉一部分注意力。它有深度的动机需求,而这种动机往往是自我产生的。然而,最重要的是,这其中包含着对性格的极大挑战。
在创意方面,作者提出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概念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存在一定的弊端。根据一些实验表明,成员独立工作时会比小组协作,得出更多的想法,同时他们在独立作业中所得出的想法在质量上等同于或高于小组作业共同得出的想法。
唯一的特例就是网络上的头脑风暴。
研究显示,只要组织有序,网络上的集体讨论就会优于独立思考。参与讨论的小组成员越多,小组表现就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高估所有的小组作业,让独立思考,变成牺牲品。
对于网络的头脑风暴,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参与一次在线合作,实质上是孤独的一种狂欢形式。而这种在线合作的成功。并不一定会在面对面的世界里被成功复制。
作者提出,对于今后的工作方式。不是停止面对面的合作,而是改善我们现行的工作模式,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出内向者与外向者共生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工作任务的分配应该依据个人的天生优势和脾气。
另外,我们还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大家能够在互动中畅所欲言,而当人们想集中精力独自工作的时候,这些喧嚣,又可以褪去,从而形成一个私人的空间。
也就是说,未来的职场,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安静和孤独的价值。建立起灵活的,开放办公空间。
第二部分,你的生理学倾向是真实的自己吗?
这一部分,作者以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理论为基础,对内向性格的产生、形成进行了分析,以罗斯福夫人埃莉诺、股神巴菲特的经历为佐证,说明内向人也可以获得成功。
【第4章,性情=天生的命运?】
作者首先区分了性情和个性的概念。性情通常是指与生俱来的,从生物学角度讲是基于行为和情绪的,而这些可以从婴幼儿时期就能观察出来;个性的形成则是一个复杂的酝酿过程,是文化熏陶和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对此分别从先天、后天即新基因假说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简单地说,性情是地基,个性则是建筑。我们先天预设的性情,强有力地塑造了我们成年之后的性格。
对于是不是性情决定命运这种观点,作者认为,那些遗传了某些性状的人倾向于寻求生活经历来强化这些性状。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性情都会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我们对于自身的性格,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了我们与生俱来的性情除了我们童年那些幸运的经历之外,我们同样需要相信,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可以做到重塑自我,获得我们想要的那种生活。
【第5章,超越性情。】
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自由意志,以及我们如何超越自己的性情。
我们的性格可以延伸,但是非常有限,我们与生俱来的性情深深的影响着我们,无论今后我们的生活境况如何,如今的我们很大一部分是由我们的基因,大脑和神经系统决定的。
但是同时,我们也拥有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恰恰可以塑造我们的个性,并一直可以带着我们走得更远。但是自由意志无法无限超越我们的基因所划定的框架。
作者将此称为性格的“橡皮筋理论”,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性格,但终究有限。
这就像比尔·盖茨无论怎样磨炼自己的社交技能也无法成为比尔·克林顿,而比尔·克林顿无论花多少时间在计算机上也变不成比尔·盖茨。
既然我们可以超越性情的限制,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正视那片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身性格的环境工作。这样才不会孤独,不会感到无聊,也不会感觉到焦虑。
【第6章,“富兰克林·罗斯福是政治家,而埃莉诺却道出了良知。”】
对于内向者,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害羞、脸红、敏感。作者指出,这些高度敏感群体往往会在他们的人生方向上倾向于哲学或精神价值,而不会向物质主义或享乐主义靠拢。
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了,这个内向的群体,全身散发着如此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那他们在竞争激烈的进化中,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换句话说,高度敏感的人群要怎样在残酷的进化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呢?
作者认为,这体现了进化中的权衡。
从果蝇到家猫再到北美野山羊,从翻车鱼到灵长类的丛猴再到欧亚蜂鸟,科学家们发现,很多物种中接近20%的成员是“慢性子”的,而其余80%是不会去注意身边发生的一切就大胆去冒险的“急性子”。慢性子有其存活繁衍下来的理由。
慢性子是腼腆、敏感类型的最佳代表,这类动物每餐的食量不大,对事物的需求较为广泛,这会节省自己的精力,总是以一种局外人的姿态观望,当捕食者来袭时往往也能成功生还。
内向者面对复杂情境也是如此。他们因为仔细和深思熟虑的性格特质,做到了三思而后行,从而避免了涉险、失败以及精力浪费,从来使自己的性状保留下来。
【第7章,华尔街崩溃了,巴菲特成功了。】
作者主要阐述了内向者和外向者的思维差异。
就像动物界的急性子和慢性子一样,外向者更倾向于行动行动再行动,而内向者则会三思而后行。
以投资领域为例,外向者更有可能陷入高度回报敏感的境况之中,头脑一热,加大投资,或者押上身家。对内向者则不会轻易觉得亢奋,并会更多地注意到警示信号,他们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渴望或激动的情绪,将自己排除在困境之外。
接下来,作者以2008年金融危机和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为例,对内向者是如何坚持理智、谨慎思考,以及他们所具备的对待警示信号超强的观察和应对能力进行了说明。在作者看来,沃伦·巴菲特是投资领域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向者。
第三部分,外向理想型充斥于所有的文化传统中吗?
这一部分是针对文化中内、外向特征的研究,只有“软实力”一章。
在作者看来,东方文化、亚洲文化更多的呈现出内向的特征,这种文化中,个人从属于集体。当亚洲人在开放的美国文化中成长起来时,美国亚裔表现出来更多的内向性格倾向,这一来是和文化背景相关,另一个是跟成长环境相关。
作者对于内向型和外向型在文化中表现的探究,很有意思。
她认为,亚洲文化都以集体为向导,但完全不是西方文化中所认同的集体。亚洲文化的个体,把自己视为整体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家庭、公司,还是社团中,他们会把集体的和谐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在他们的价值观中个人利益完全服从集体利益,在集体中个人处于从属的地位。
相比之下,在西方文化中总是组织围绕个人,西方人把自己视为独立的个体,命运赋予他们的使命是表达自我,追随内心的幸福感,从那些禁锢自由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最终完成那些应该完成的任务。
西方人可能是群居动物,但是并不会服从集体的意愿,至少他们并不想那么做。
虽然东方的这种尊重关系,为人称颂如同一件华美的袍子,而西方人对于个体自由,自我表达和个人命运的尊重,一样可圈可点。
重点不在于究竟是哪一种文化传统更好,而是这两种文化价值之间更为深远的不同之处。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哪种方式——安静和健谈,仔细还是大胆,克制和奔放——都是我们的文明所赋予的特征。具象到我们身上,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都是我们性格所展现的魅力。
第四部分,如何去爱,如何工作。
在深入探析内向性格产生及特征的基础上,接下来的三章中,作者针对内向者的生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对拥有内向孩子的家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第8章,何时你该戴上外向的面具?】
我们天生的因素与文化赋予了我们某些性格特征,比如内向,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些个人和新项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
内向者可以为了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他们爱的人,或者任何他们重视的事情,而表现出外向者的一面。这个时候,他们就戴上了一幅外向者的面具。
这些个人核心项目主要是指我们认为有意义,可以进行管理,没有太大的压力,还会得到他人支持的事。
作者指出,确定核心个人项目时有三个关键步骤:
首先,回想一下,你还提时代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可能那时你给出的明确答案是不着边际的,但那背后隐藏的渴望却是真实的。
其次,注意那些吸引你的工作。
最后,重视让你觉得嫉妒的事情。嫉妒是一种邪恶的情绪,却能说明真实情况,你通常会嫉妒那些拥有你所渴望的一切的人。
即使在围绕一个个人核心项目拓展自我时,内向者也不想偏离自己的性格太多或者太久。矛盾就在于,扮演超性格角色的最好方式是尽可能的对自己保持真实,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创建尽可能多的“恢复壁龛”。
所谓“恢复壁龛”是指那些我们回归真实的自我时要去的地方,它可能是空间上的,比如某个特定地点,某种特殊的仪式,也可能是指时间上的,比如某个时刻、时间段。
作者为内向者的就业提供了忠告,如果接受一份新的工作,内向者需要自我拷问:
这份工作是否允许我花一些时间在我本身性格内的活动上?比如阅读,制定策略,写作业及调研。
我会有一个私人的空间,还是会被安排到一个开放的工作环境中?
这份工作能不能给我足够的“恢复壁龛”,我晚上或者周末会不会有足够的时间留给真实的自己?
【第9章,沟通障碍。】
这一部分作者结合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存在的各种沟通障碍,以及双方迥然相异的沟通方式,进行了深入阐述,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对家庭中,内向者和外向者如何做到良好沟通,给出了实用的妙招。
【第10章,鞋匠与将军。】
这一章的重点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正确对待内向的孩子,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教育引导内向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留心身边内向的孩子,因为他们的才能,可能会被扼杀。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里,还是在操场上。
父母多一点关心和理解,就可以跟内向孩子相处的很好。特别是,父母需要从自己的喜好中,退一步来理解他们沉闷的孩子眼中的世界。
对于一个内向的孩子,父母能为他做的就是在他对新鲜事物做出反应时陪在身边,给予指导。作为家长,不应把孩子对于新环境的谨慎当成与他人交往的无能,他的畏缩源于新事物和过度刺激,而不是惧怕同他人的接触。要让孩子逐渐接触到新的情境和人,要尊重他们的限度,即使他们有时会有些偏激。
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简单的社交策略,帮助他度过尴尬的时刻。鼓励他时刻保持自信,即使他并没有自信的感觉。只有这样,家长们才能培养出更加自信的孩子。过分保护或强迫他们,都不会得到想要的效果。
最终,【终章:仙境。】
这是本书的结尾部分,在此,作者又一次概括了主旨大意,重申了自己的主张。她强调,这本书是写给内向者的书,内向者能够从书中的观点收获些东西。
对于内向者而言,爱是不可或缺的群居生活,也是可供选择的,要珍惜身边最亲近最可爱的人,同时欣赏而尊重的同事共事。
要结识那些将同自己相处融洽的人,不要对那些社交场合发怵。友情会让人们更幸福快乐。
当然,内向者要铭记于心的是,质量远比数量重要。
生活的秘诀在于,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灯光之下。
作为内向者,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去做自己喜欢和有意义的事情。要思考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意义,确保自己能够为其做出贡献。
同时要尊重所爱之人的社交需求和自己独处的需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发空余时间。
身为生而安静的内向者,拥有的是思考、自省、审慎、探索、共情、良知等等一系列美好的特性,这些性格特征,就像是一座满园芬芳的私家花园的钥匙,接受它,携带它,无须改变,欣然向前,内向者一定会到达一个美好的世界。
内向的人,请一定要相信:生而安静的你,拥有内向性格的独特竞争力。
PS:推荐书目:《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美)苏珊·凯恩 著,高洁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8,ISBN:978-7-5086-6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