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艾香蒲,一蓑烟雨敬铁骨
紫影寒秋
夜无寐,总能听见风撩拨栀子花香的声音,隐隐约约的蛙鸣,晶莹剔透的雨滴,弹奏着夏的久别重逢。
时光如禅,荡尽尘埃。月光如水,濯洗一身疲惫。守着灯火阑珊,独饮一杯邂逅,任它醉了往事,浸了雨后彩虹。
马不停蹄的日子,撒下节气的芳菲,翻开纪念的篇章,今又端午。
仲夏的端午有点炙热,无人抵得了它的热情,大街小巷热闹着、招展着,风在探望,云在伫立。
碧艾香蒲的味道,在浓烈的阳光里氤氲、升腾,释放着童话般的气息。
或许是俗事缠绕,有点疲乏;又或许是心境淡泊,挂好碧艾香蒲,兴味索然,端午的应景食物也不想置办,一个冷冷清清的端午。
午睡小憩,油然泪奔,记忆的端午总是飘着人间烟火的食欲。忙碌的厨房"盐梅已佐鼎",如金庸的群侠江湖般热闹:粽子的清香、油炸的焦香、鸭蛋的咸香……各种味道串织在一起,从名词变为动词,在厨房欢呼跳跃。
各种声响:切菜声、剁肉声、煎炒声、撞击声、“要得了”、“煮好了”的话语声……如水花四溅的龙舟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拥挤着。
色香味型俱全的菜肴摆满了桌,吃饭的声响、食物的气味,混合着、交织着,惬意如春之圆舞曲在翩翩起舞。
一口菜、一口酒,味道在舌尖缠绕、融化、碰撞,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甜着喉咙,润着肺腑。
那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甜蜜的味道,幸福的味道,碧艾香蒲的味道。
那味道,浸润在少年的血液里,与怀旧、思念、血脉、坚韧等情感融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
杯酒盛心情,提箸吃滋味,一寸生动,一丈波澜,一腔情怀!
难忘家乡的风俗:小孩炫耀着妈妈手做的香囊,提着小篮,到邻居家去讨要端午的应景食物。
讨的是食物,盛的是如意,装的是吉祥,图的是消灾,为的是祈福,要的是安康。
还有老人一遍一遍讲过,被雄黄酒现了原形的故事,弥漫着一个丰盈的端午,亲情的端午,传承的端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乡被丈量成了故乡。再没有堂前燕的呢喃,没有知了的"知了知了";没有麻雀站在谷堆边,赶也赶不走;没有从前端午的味道……
碧艾香蒲,瘦了谁的端午?
不曾忘记,杏花疏影吹笛到天明,理不断剪还乱的愁绪,转眼就斑白了岁月的光阴。
不曾忘记,那朵“映日荷花别样红”,一片青荷煮乡愁,层层叠叠满是回忆。
不曾忘记,栉风沐雨的朝朝暮暮,晨曦为平晚霞为仄,读你,读你千遍,难解相思慰一路风尘。
一蓑烟雨,碧艾青绽秀,香蒲翠溢美。
心,玲珑骰子做,年年望相似。
念,小楼又东风,高处不胜寒。骨,钢筋水泥铸,融过炉,锻过锤;沸水里过了几遍,冰水里冻过几回。
走过的光阴,每一段都是历练。漫漫人生,是不可松懈的逆水行舟。左篙划着春夏秋冬的成长,右篙划着血雨腥风的江湖,身子在风雨里飘摇,信念在风雨里含笑。
竹杖芒鞋轻胜马,长风破浪济沧海。
天地兮,日月兮。远离故土的灵魂啊,踏碎铁马冰河,潜入旧梦来。梦里是那个跌落汨罗江的魂魄,是那个孤独的背影。
今夕,愿与你击节长歌,共奏《九歌》而舞《韶》兮,只为都是铮铮铁骨!
作者:紫影寒秋,教师,四川成都简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一杯清茶盛欢喜,一碗薄粥养肝胆,一支素笔慰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