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自己通过了企业招聘的笔试和面试,还入围了最后的考察程序,为什么从此再无音讯?
今年 9 月,有着专升本学历的张先生参加了由建湖某银行的招聘考试。自觉笔试、面试和考察成绩都很不错的他,却没有等来银行是否录用的通知。
毕业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后又完成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习的张先生,看到了建湖某银行在其官网上发布的《建湖**银行 2017 年社会招聘启事》。虽然已经在建湖广播电视台新闻部工作了 5 年,张先生还是萌生了跳槽的念头。他报名应聘了建湖某银行的 " 文秘与宣传策划 " 岗位,当时应聘条件里写明对学历的要求是:" 文秘、新闻传播、中文、法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9 月 2 日,张先生参加了由建湖某银行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均感觉良好,不久,张先生又于 9 月中旬顺利低进入了招聘的考察程序——建湖某银行的工作人员前往他所在的单位进行了解和考察。张先生对自己很有信心。可是在这之后,他却再也没有收到任何来自银行方面有关应聘的信息。不仅是张先生,跟他一同去应聘的两位电视台的同事也都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自己的应聘结果究竟怎么样了?在与建湖某银行的一位负责人进行了交涉之后得知张先生的笔试是排名第一的,但学历低,这次招聘的硬性条件是要必须达到全日制本科。" 但是据相关资料显示,招聘启事上对学历并无全日制要求。
张先生反复查看当时的招聘启事,发现此次招聘并没有对学历做出特殊要求,只是要求 " 本科及以上学历 "。他感到困惑和不解。
重视学历,学历优先能力、重点大学优先普通大学,这似乎成为了我们招聘活动中的通病,我们在看简历的时候,第一眼关注的就是学历,或者我们在后台系统当中设置了筛选,达不到学历要求的根本不能呈现在HR的面前。
虽然我是很认同这样的一个说法:“连学习都学不好的人,他还能够做些什么?”但是我却很反感只看学历而忽略其他能力的招聘决策!
就拿这次事件的张先生来说,明明是笔试成绩第一,明明是各项能力都已经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然而就是因为一纸文聘的原因而无法获得offer,这样人事决策不可谓不店大欺客。
紧跟随着企业老大哥的步伐,不少的民营企业也纷纷效仿,某些岗位非985不要,非清华北大毕业不要,而招聘这样的人才给出来的价格却是大专的薪资。
于是新闻报道就说,今年又有多少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有多少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员!
会出现这样的报道我觉得劳资双方都有自己的责任。身为劳动者的我们是否非国企不去?是否非风口企业不去?身为企业的老板们,或者各位HR的同仁们,你们在招聘的时候是否确定资历与岗位是相匹配?你们是否真的有认真进行岗位分析而进行招聘,而不是成为老板的脑残粉,机械地去执行命令?
也许这次张先生的事件可以为我们的招聘人员稍微提个醒,回去看看我们手上的那些招聘岗位是时候要和领导商讨一下,岗位的要求是否过高,千万不要出现招个客服都需要大专以上的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