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申请到湖南省博物院做志愿者,考核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做讲解,拿到博物院的讲解词《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讲解词,共40多页,分五个部分,呈现湖南长达五十万年的发展历程。这段时间背诵就成了每天的功课。
一边读、一边背,才发现,这绝不是读背那么简单,文稿出现了大量从未接触过的内容,一些文字的介绍看似简单,但,对我而言却藏着很多知识盲点,比如介绍成列的岩石标本先后形成于“七次地壳运动”,这“七次地壳运动”是怎么界定的?怎么划分的给每一次都给地壳带来了哪些变化?还有“寒武纪”“中生代”“更新世时期”等每一个词语都藏着一个考古知识点,都需要再查找资料了解。
尤其是商、周、春秋出土的青铜器很多名字的读音都要再次确认, 甚至每一个名字的都有自己的含义,比如“皿而全”铜方罍内部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这八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己必须弄清楚啊,否则,凭借什么去讲解呢?还有一些精美的祭祀礼器,器身刻有各种不同的纹饰图案,这些图案有什么含义?又和哪些族群、哪种文化有关联呢?有些能够查找到一下线索,有些却找不到对应的解答。
就这样,一边读,一边解答,带着理解记忆印象也更深刻了。
深刻感受到“输出”是最具价值的学习。为了让输出准确、清晰、简洁,并且能够随时应对听众可能提出的问题,必然倒逼“输入”,更具广度、宽度、深度的学习,这不仅是对工作尽职,也是对听者负责。
这也是申请当志愿者的目的之一,扩展狭隘的认知,进入一个新领域,打开一个新视角。
怀着忐忑的心情参加了考试,考官是两名志愿者,考前就很真诚的交流这不是考试,是一次学习、交流与完善,鼓励我们大胆讲述。三人考试,轮番讲述,主考随时叫停,随时询问相关问题,随时纠正,随时补充。给我们几个照本宣科的新手补充了许多新的内容——这些都是讲稿上没有的,都是他们经过自己不断思考、整合和梳理而形成的新的建构。他们的解读将一些分章分节的内容附加了内在的逻辑线索,有的是时间线索,有的是器物变化线索,有的是服饰的变迁线索,帮助我们在头脑里就构建了一条又一条新的思路和表达逻辑。比如在讲到宋代的酒器就要对比着唐代的酒器来讲述,分析其中变化的原因。还有补充一些知识点的空白,比如使用竹简的截至年代,纸张发明、使用、推广等等。
实际上讲解词与展品之间还隔着很长的距离,单有文字的背诵是远远不够的,在检测互动的过程中,主考针对器物又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戈’提梁铜卣”的讲述是“器身上装饰了凤鸟,造型、纹饰与中原同类型器相似。”主考就提问“‘凤鸟’在哪个位置?只有这个位置有吗?”呵呵,这件器身上原来有两种“凤鸟”,一种短尾凤鸟,一种长尾凤鸟,而且是在不同的地方。“除了装饰了凤鸟纹,这件器上还有哪些纹饰?”这些青铜器每一件都不相同,各种纹饰更是变化多样。这样看来,“青铜器的纹饰”这个内容还需要再好好补上一课。
就如在总结时主考官所说,给我们的讲解词仅仅是一个框架,首先要把框架立起来,接着就要扫除盲点,往里面填内容,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展品,都要明白讲解它的核心、关键和落脚点是什么,更需要了解它的背景、渊源,为与观众互动提供更多的知识储备,发挥作为一名讲解员文化推广的价值。
以前认为,博物观讲解都有稿子,只需要按照背诵讲述就行,这回是纠偏了,要想当一个好的讲解员,不仅要有讲的功夫,更需要厚实的文化底子、对新知识体系的理解建构,需要有追求完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进。
志愿者考试过关,接下来,扫盲、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