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11日,参加了DISC面授课程。3月13日和同事徒步,决心学以致用,将DISC理论运用于动物学领域^_^,下文算是初步的研究心得)。
3月13日那天,和同事一起到牛头山徒步。全程14公里左右,海拔跨度200多米,景色平平,没啥特色,这些都无甚可表。
想要分享的是徒步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为原本单调的行程留下了一刻值得再次品味的回忆。
徒步中途,途经一条沟壑(摔下去虽不至于粉身碎骨,但伤筋断骨是毫无疑问的)。沟呈一个V字型,V字最宽部分超过3米,最窄部分大概几十厘米。借助保护绳(没有注意是林区工作人员还是户外俱乐部打的),成年人甚至是大一点的儿童,稍加小心即可通过。
问题来了,除了人,我们还有一条狗狗(同事的爱犬,叫做小刀,11个月,60斤)。
面对这样一条沟壑,之前一直畅快奔腾的狗狗怂了。它死死地趴在地上,无论主人怎么叫唤,它都一动不动。
同事试图拖住它前行,它死命地挣扎开,然后掉头逃跑。
我们都迈过了沟壑,把狗狗孤零零地放在对面,试图让它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它凄惨的哀鸣在山间回荡,像一个怨妇,像一个弃婴。
同事穷尽一切手段,对着狗狗掏心掏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无论是让狗狗自己爬过去的方案,还是由同事把狗狗抱起采用传递运输过来的方式,都没有打动狗狗。事实证明,不但对牛弹琴不行,对狗讲述狗生的道理也是无济于事的。
无可奈何,我和另一个同事以及同事的妹妹越过沟壑后继续前行,同事和狗狗留在后方找寻其他的路径,我们试图找到一条新的路然后碰头。
我们没有找到新的路,20分钟之后再次在沟壑碰头。同事略显沉重的告知狗狗,我们无路可退。我们决定采用的方案是,同事抱着狗狗跨过沟壑。这个方案成功的关键在于,跨越过程中,狗狗绝对不能挣扎,否则狗狗60斤身体带动的势能将会让它和它的主人,一起摔到好几米跨度的沟底。
终于,人和狗都安全着陆,不久后我们登顶。
以我现在的功力,还不能运用DISC理论来解读狗狗的性格特质,然后给予它合适的建议和鼓励(玩笑、玩笑^_^)。
整个过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退无可退的时候,狗狗终于鼓足勇气,和它的主人一起完成了“狗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挑战(夸张一点是生死攸关)。
任博老师常说“放下你的恐惧和骄傲”。
我们的人生总会面对形形色色的沟壑,它可能来自工作上的挑战、夫妻间的相处、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老去以及种种突如其来的打击。无论我们从容不迫,还是战战兢兢,沟壑都在那里,不会消亡,我们无路可退。
过往的人生中,我们跨越过哪些沟壑?
有没有留下一些令我们刻骨铭心恋恋不忘的瞬间?
当下,你面对的最大沟壑是什么?
有没有人和你一起越过生命中的沟壑?
………………………………………………………………………………………………
夕阳西下,我们离开了风景平平的牛头山。
当我拖着有些沉重的双腿回到家里,听到女儿稚嫩的声音“爸爸,你回来啦!赶快吃饭吧”。突然产生了一种幻觉,自己似乎成为了可以开天辟地的盘古,无论什么样的山川和沟壑,都可以一脚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