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午后的阳光也是十分的明媚。我、大女儿(妈妈带着小女儿在家中完成例行的午睡)以及表姐一家三口是步行前往墓园的。而在稍早一点的时候,父亲他们那一辈都已经骑着电瓶车先行前往了。
步行的时间并不长,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就来到了墓园。与我印象中应该是冷冷清清的墓区样子完全不同的是,今天的墓园中人山人海、烟雾缭绕,显得热闹异常。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参加“清明节”祭祖活动的次数相比小时候反倒是更多了,尽管小时候没有什么事情。但由于小时候对于祭奠祖先和所谓迷信之间的区别根本搞不清楚,对于父母亲在家中祭奠祖先的活动,我一贯是斥之为迷信。况且那个时候,祖父母一辈也都还健在,所以父亲母亲这一辈人也是不前往墓地祭扫的,因此,我对于在家中进行祭奠祖先的活动,有着一股年少无知的排斥和拒绝。反而,相比现在尽管工作后事情更多了,但基本都是遵着父母的安排参加祭奠活动。
后来,祖父过世了,而在前年,九十高龄的祖母由于一起小小的车祸导致原本身体健康的她身体机能受损,没能挨过这一关,不久即过世了。祖母过世以后,父母亲他们这一辈人对原先祖父的墓地进行了重新修葺,同时也将祖母与之进行合葬。也就是自打前年开始,家中的祭扫活动也显得愈加的正式和隆重。
而对于我自己来说,年龄的增长让我对于原先祭扫祖先活动的认知也发生着观念上转变,我越来越感到祭奠祖先、崇敬先人,不是我之前简单嗤之为迷信的活动,而是家人之间团聚在一起对共同的祖先进行追思并进而凝聚感情的有效载体。尤其是随着两个女儿的出生,祭扫祖先的活动也让我感到是对女儿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因此这样的活动,我也基本是带着她们一起参加的。
不过,对于今年今天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是感到有些疑惑。因为,在我印象中,去年的清明节来墓园祭扫时,只有不多的寥寥几家人。后来在和父亲的交谈中,确认了关于我们对于清明节祭扫的一些传统习俗:在清明节当日,只能祭扫前一年刚刚过世入葬的人;而对于之前就已经亡故有年的先人的祭扫,都是在清明节前完成的。
而去年清明节,正好是祖母过世未满一年的时候。因此,我们是清明节当日来到墓园的,故而在我印象中清明节的墓园其实并没有很多人。
另外值得记录的是,为了参加清明节祭扫活动,原本计划中的大女儿学而思综测,也在征询了她本人意见后取消掉了。教育,不仅仅只有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家庭中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同样相当重要;另一方面,女儿也已经很久没和家里其他亲戚碰面联络了,正好利用这样的一次机会来增进亲人间感情和联络联络感情的机会和方式。
今天,大女儿碰到了已经又多一年多没见的表姐,两人一同玩耍、一同游戏,一同做作业,怎样与同龄人更好的相处,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教育。当然,小女儿也再一次加深和只比他大半岁的小表姐的情感,两个人也进行了互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