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李老师请教了几个关于知识体系的问题:
1、什么是体系?
体系,有这么四部分,核心理念,原则制度,行为方法,物理工具。即道、法、术、器。
道=理念和规律
法=原则、制度、底限
术=方法、技巧
器=工具、表格
每一个本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要到上一个境界去寻找答案。比如,给你一个工具,你不会用,为什么?因为不知道使用方法。
道也有不同的层次,认知到什么层面,道就在哪个层面
2、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构建,就是找到对应的四个层面,哪些是理念,哪些是原则,哪些是方法,哪些是工作。
不论是哪个领域,都可以从理念、原则、方法和工作四个方面来思考。天同此心,心同此理。
3、知识体系与课程呈现的关系
知识体系是自我修炼,让自己对世界、课堂、课程有一个综合的认识。课程呈现是让学员接受这个体系的方法。
如沟通的知识体系包括理念、原则、方法、工具。但是我要呈现给你的课程是:
1)为什么要沟通(理念的重要性)
2)什么是沟通(理念的原则性)
3)沟通的具体方法和工具(原则、方法、工具)
一个是横轴,一个是纵轴,还有一个是属性,状态(势)(类似在坐标轴上画趋势线)
又如:时间管理的知识体系包括:
1)时间管理的核心理念
2)时间管理的原则
3)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4)时间管理的工具。问题就是
但这不是课堂的呈现方式。
时间管理的核心是自我管理(生命管理)
讲每一门课,都要把这个道贯穿始终,根据学员的层次设定的理念,用术和器来体现道。
比如:一个椅子太高,我上不去,坐上去脚不能碰到地。这个就是没有“以器载道”,没有用椅子体现出人本。要设计合理的高度的椅子,才能“以器载道”。体现以人为本。
领导给道。中层给法。基层给术器。笨人给原则。聪明人给方法。
因为高层出战略指方向,中层定规则,基于是做具体的事情,
比如沟通里分为看、听、问、说。那“说”里也有理念、原则、方法、工具。
就算是跟基层员工讲课,也要讲清楚为什么,这个里面应该包括了道,但不能讲的入深入。要因人施教。没到一定基础之前,给的太多反而会更乱。
在设计课程时不要贪多求全,只针对本课程内容开展设计。
我的理解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像织一张网,让自己的碎片知识点建立关联。又像是在道法术器的框架下做拼图,找出自己差哪块再来补全。
一个领域可以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就像一个一个的,组合在一起就像N个金字塔塔尖向内的一个集合,成为一个类似圆形的多面体(金字塔之间可能会有重叠)
感觉今天的信息量有点大,还没完全消化,先记下来,消化消化再列出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计划。
先到这里吧,休息,休息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