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1日,据武汉官方媒体报道,武汉长江段的水位达到28.34米,成为有水文记录以来新的历史第六高位。目前,受降雨、上游来水以及鄱阳湖顶托影响,长江武汉段水位还在持续上涨。
北京时间7月14日,天气逐渐好转,长江水位回落,据相关媒体报道,洪峰已经通过武汉。
上半年,武汉在防疫过后,又迎来防洪的大考,目前形势缓解,但是不能保证后续就高枕无忧了,在这样多灾多难之年,我们关注一些内在的逻辑和因素,比防洪抗洪更有意义,毕竟只要生活在武汉这座城市,防洪和抗洪应该是长时间伴随的变量因素。
在我们记忆中,防洪和抗洪最严重的年份是1998年,但是在1931年和1954年两次大洪灾之后的又一次洪灾,相比较这两次大洪灾,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经历过,而1998年的大洪灾却令人印象深刻。
发生洪灾的根源主要是这么几方面,持续不断的下雨,持续和暴雨这是形成洪灾的两因素,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6-7月份都有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季节,梅雨季节是形成洪灾的罪魁祸首,除了持续性的下雨,上游的泄洪也很关键,毕竟长江是自西向东流动,上游的水量对下游一定是有影响的。
以武汉作为终点,从上游的水量来看,上游水量的主要是三峡大坝,此工程位于宜昌市三斗坪镇,对于这样的工程,本文不发表任何个人意见,留给后人去评价。
我们更多以武汉的梅雨季节来分析和解读。
武汉每年都有梅雨季节,为何在1998年和2020年,会有水灾的隐患?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逻辑?除了降雨还有什么其他因素?
我们都知道,武汉被誉为百湖之市,辖土面积内,湖泊众多,水资源极其丰富,再加上长江和汉江的面积,武汉的湖泊资源占武汉领域面积的四分之一,这是在过去。
但是,随着上个时代末期,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土拍制度以及市场供给制度,土地财政成为财政收入的大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的不断涌入,这样的现象越发明显。
于是,武汉的各个区域不断被开发,新的高层不断矗立,城市的面貌得到质的提升,曾经的老武汉,从样貌上显得极其陈旧,而到现在武汉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至少在城市面貌上,武汉的基础建设和市容,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武汉成为新一线城市的领头羊。
城市的不断开发,不断建设,与之对应的是武汉的湖泊资源面积不断缩小,湖泊资源的水质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湖泊面积成为牺牲品,东湖、南湖和后湖都有大面积被填平的区域,每到暴雨时刻,这些区域非常容易形成内涝。
也就是说,湖泊蓄水的功能遭到破坏,蓄水能力有一定的下降,但武汉持续的梅雨季节,武汉众多的湖泊可以续一部分的水,促使城市内涝以及长江水位不至于那么快速的提升。
除了湖泊的自然调节能力在下降,武汉城市的城区大面积的开建楼盘,无论是商业,还是住宅,都将地下挖空,进行建造,再加上武汉的地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这些高楼大厦和地铁建设之前,武汉的这些土地都有很大很多的蓄水功能,当武汉中心城区地下全部都成为空心的建筑形态,或者是地铁,或者是地下车库,武汉中心城区的蓄水功能实际是萎缩的。
再加上2016年,武汉城市内涝严重,武汉为了防止内涝,将城市内涝的水,通过排水系统全部排在长江,促使长江水位迅速上涨,在梅雨季节,城市内涝以及洪灾,二选一成为伪命题之后,我们需要思考更多。
其实,武汉的城市发展,武汉的湖泊,都是千百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有其必然的因素,但是人为的发展,没有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我们也不能说发展是不对,发展是全民的福祉,如何做到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这是洪灾面前的最主要课题,但当下,国家极其重视环境保护,极其重视生态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或许会被慢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