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送气音,非送气音
- 汉语辅音
-
清音,浊音
- 日语;法语
- 语音对立(表意)
- 英语音变
- 音素
-
松音,紧音,激音
- 韩语辅音
- 区分方法
- 口音
系列
- 送气/不送气音,清音/浊音(中日英韩语音选谈--1)
- 什么是音素,音位?(中日韩英语音选谈——2)
- 韩语松音,紧音,送气音(激音)(中日韩英语音选谈——3)
- 为什么我们有口音?(中日韩英语音选谈——4)
1, 2 部分见上篇——送气/不送气音,清音/浊音(中日英韩语音选谈--1)
上篇主要说了这么几个点:
- 送气音,非送气音
- 清音,浊音
- 汉语不用清浊音区分语义
- 日语不用送气非送气音区分语义
- 英语的清音音变,三种送气/清浊组合方式
最后说到了英语的s后音变的三个小例子:
- steak vs take
- spell vs bell
- stale vs tale vs dale
对应的音标:
- t vs tʰ
- p vs b
- t vs tʰ vs d
音素
接续上篇对英文的讨论,了解到这个程度,我们可以比较好的理解音变的实质和三种发音的大致区别,但是这里我想要再次提到的一点,是音素/音位的概念,参见维基百科:
音位(英语:Phoneme),又譯音素,是人類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聲音单位[1],是音位學分析的基礎概念。一個字或詞可由一至數個音節組成,一個音節可由一至數個「音段」(元音、輔音等)組成。音位與音段很類似,然而音位的基本定義是要能區分語義,如果兩個聲音所代表是同一個詞彙、同樣的意義,則異音可被視為同一個音位;反過來說,一個詞的任何一個音位若被換成別的,那麼它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詞,意義也會隨之改變。有意義的詞都可由音位組成,然而代換其中任何音位卻不能保證產生有意義的詞,也有可能變成無意義的一串音。每個語言都有自己的一組音位,這也就是這個語言的語音系統[2],音位可用來研究某個特定語言中如何將音組合成詞。音位有時被譯為「音素」[3],然而音素一詞在中文裡的用法較為混亂,不一定都是指音位。
简单说来,就是上篇小注中所说的,某个语言使用者,对其使用语言的某个表意声音单位的声音认知。比如说对于英语母语者,有t,tʰ,d这么三个音素,它们分别表征了在英语中存在它们代表的浊不送气,清不送气,清送气这么三种发音。然而,这仅仅是这三个音素在英语中的含义,因为国际音标并不对一个音素符号规定一个标准的发音方式 ,而只是将不同语言的十分接近的音归为同一个音素符号。
比如说,我们提到的清不送气的[p],定义上是叫做清雙唇塞音,它用来表征这样一种雙唇阻塞发声的清辅音,但不是说日语中的[p]和汉语或者语中的[p]就是同样的发音。因为客观现实是,世界上存在的语言和方言如此之多,无论国际音标如何细分,也无法穷尽每个语言的每个音素完整地标注出来。
举例来说,[t],在日语中,出现于た、て、と,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完全不送气的辅音,相较于汉语[tʰ],它只是送气比较弱。这里最为令人困惑,也令音标的归纳棘手的一点在于,送气的强弱会因为这一辅音在词语中的位置而变化,但变化幅度又并没有达到[t]和[tʰ]的区别——た,在句首送气相对明显,有一点接近汉语的[tʰ](“他”, “台”),在词中,譬如わたし的た,则送气很不明显,听起来跟汉语中的[t](“大”,“代”)类似。这样会让日语母语者困惑吗?不会,因为正如上篇所说——“日语不靠送气非送气音做语义区分”。
综上,我们并不能通过国际音标来确认一个音素的具体发音,只能用以辅助了解它的大致发音方式,同其他的相似音素作区分,从而对它有一个更精确的理解。
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着手讨论一下这几种语言中,因为送气/不送气音,清音/浊音的不同发音方式,导致的口音问题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但在此之前,我想先结合之前关于送气/不送气音,清音/浊音的内容,讨论一下韩语的松紧音,从而将它们也加入最后的探讨范围。
(更多内容,请见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