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说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这句话出自晋 傅玄《傅鹑觚集 太子少傅箴》:
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身正则影直。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在人格的行成过程中,朋友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与什么样的朋友来往久了,就不免会受其影响。
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自己渐渐地也会成为胸襟宽广、坦坦荡荡之人,与小人交往 ,自己的名声也会慢慢地被毁掉。
也就是我们现代人俗称的“圈子”,每个人身旁都有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就是他曾亲近和熟识的人围成的,在某一种圈子就成为某一种人。
所以交友一定要慎重,要精心挑选这个所谓的“圈子”,莫要交友不慎而毁了自己的名声。
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满满正能量的人。
就像我们简书中简友,每天码字,字里行间传递着温暖和爱,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置入其中,就像是被一束束阳光包裹着全身,让人浑身充满了力量。
再有我们身边的朋友有喜欢书法绘画的,有喜欢养生、健身的,有热爱美食的,喜欢读书的等等,这些都是在传递正能量。
和这些人交朋友,会被这些美好所感染,自己不知不觉地融入其中,生活中自然就会有墨香,有花香,有人间烟火气。
所有这些赋予我们正能量的东西都会随时伴着我们,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了,精神变得愉悦了,身体也就愈发的健康,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
反之,如果我们所接触的人都是些好赌的,游手好闲的,不思进取、怨声载道的,时间长了也会被感染,并深陷其中,慢慢地就会像他们一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每天怨天尤人,生活就会过得一地鸡毛,一团糟。
这些在我们身边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所以,要想对自己的品德修养、事业前途有帮助,就要慎交益友,切勿结交损友。
再举一古代的例子,我们知道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无论文品还是人品都是首屈一指的。
他在颍州当官的时候,手下一个名叫吕公箸的年轻人,一次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到家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箸一同待客。
席间,范仲淹对年轻人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他也成了文坛上的名人。
可见,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人生最大的运气不是天上掉馅饼砸到你,不是捡了 钱,也不是中了大奖,而是有人把你带入更高的平台。
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其中的道理也是不言而喻了。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孟母择邻而居,三次搬家。
一次, 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家离一处公墓不远,小孟轲看了一些送葬人的情景,自己就模仿起来,成天在沙地上埋棺筑墓。孟母看到这样环境对孩子不利,就迁之到了一个集镇。
结果小孟轲又学着小商贩的叫卖吆喝声,孟母只好再次搬家。
这次搬到一个学校附近。孟轲模仿了学校孩子们礼貌待人等文雅礼仪,孟母放心地说:“这里才是孩子可以居住的地方”。
所以说,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就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就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就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就能登上人生巅峰。要知道,你的出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交朋友也是如此,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交心足矣。
朋友,不是先来的人或者认识最久的人,而是那个来了以后再也没有走的人。
年轻时我们喜欢呼朋引伴,或许是为了合群,为了抵抗孤单,有时也是为了多一条路。
可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不太会轻易交朋友了,并不是排斥新的朋友,只是年纪越大,似乎交心就越难。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去维持一些无用的社交,不如好好珍惜知你、懂你的三五好友。
真正的友谊,不畏流年,不惧距离。真正的好友,哪怕只有一个,也是人生幸事。
谁都知道,朋友对于性格形成的影响非常重大。一个人的好坏,朋友熏染的力量要居大半。
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择他所在的圈子,道理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