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垂直》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学生很难把他的生活经验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去认识。我们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把他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抽象化,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蔺老师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把她最亮的两点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一、注重生活经验,从已有知识入手。
蔺老师一开始就把学校宽阔美丽的操场展示出来,让学生找到操场上各种各样的线,课堂最后又回到操场,让学生找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的线段。
再比如让学生找生活中有关平行的例子,有关垂直的例子。从大量的事例中,学生就会感到平行与垂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应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帮助。
二、注重了数学学习能力的自主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向,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和验证的活动过程。
本节课蔺老师让学生在纸上分别画出两条直线,同时收集了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得出了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只有两种特殊位置关系,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还有在解释“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概念,老师先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的,当学生说完自己的老看法时,接下来老师又反问:“如果老师在纸上和黑板上随意画两条线,会相交吗?”在这样一个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的就理解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必须建立在同一平面内。
与此同时我也有两点思考:
一、重视课堂的生成,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
张校长不止一次的教导我们,课堂上学生们回答不完美或者出错的地方,恰恰是我们课堂之中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格外重视。
当在讲到“垂直”这一知识点时,有一个同学说“直角就是垂直”,我记得老师当时表扬这位学生提前预习了。我想如果我们拿着三角尺或者量角器亲自让学生去量一量,学生就会深入理解“垂直”的含义,在下节课我们在画垂线时,就会避免出现有的学生随意画,不去观察、不去验证画的对不对的问题。
二、重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及时追问,往前迈一小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折一折环节,折出三条互相平行线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沿长方形的长边或者短边对折两次,其实还可以再次追问学生,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就会进一步思考实践,再次理解平行的含义。像这样的追问,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我常常对学生说:道路千万条,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条。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路上没有完美的课堂。如果我们能从课堂中得到一点点的启示,然后去反思、感悟、改进、提升、成长,这就足够了!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