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是帮他做事,不是给他挣钱,而是陪伴他成长,让他的人生步入正轨。
-1-
有一个表妹,老公经商,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她则做了全职太太,在家带他们的独子。
这是一个标准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日子中产,衣食无忧,在很多人眼里属于幸福得冒泡的那一种。
但我知道,他们的孩子,这几年却让他们操碎了心。
本来小外甥从小聪明可爱,怎奈越长大越不听话,不但成绩越来越差,而且性格越来越叛逆,动不动就和妈妈吵,有时候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他们经常向我请教,问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2-
其实我知道,根子还是在他们的家庭教育上。
表妹在家,最大的事情就是带孩子。
当妈妈的总是心细,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由她一个人承包,从来不用孩子插手,生怕孩子做不好。
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有什么要求,也往往都是有求必应。
就算孩子偶尔有过火的要求和行为,表妹也只是嘴上批评几句,过不了多久就开始心软,变着法儿的给孩子补偿。
但小孩子,你越惯着他,他越会变本加厉,稍不顺意,就耍小脾气,甚至对妈妈恶语相向。
而妹夫则有些大男子主义,回家的时间本就不多,而且还对孩子教育的事情完全撒手,什么都不管。
说得难听点,妹夫对孩子来讲只是一个提款机的角色,和孩子的感情交流很少,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现在想管孩子,也感觉无从下手。
-3-
无数事实证明,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表妹一家完全符合这个特点。
妈妈对孩子照顾太多,事无巨细,至少有以下几个缺点。
一是造成孩子动手能力差。
现在十多岁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不会削铅笔,不会收拾屋子,当然更不会洗衣服做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而孩子缺少生活上的经验,不仅会养成懒惰的毛病,而且还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那些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是阅历丰富、独立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孩子。
二是使得孩子更容易逆反。
如果我们总是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对孩子有求必应,就会让孩子认为这是父母理所应当的付出。
而一旦偶尔满足不了他的要求,就会引来强烈的不满,甚至激烈的反应。
其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责任,这本身就是教育。
三是不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我们每个人都是不断从克服困难中走向成熟。
而如果我们总是为孩子遮风挡雨,一旦他单独面对逆境,就很可能会出问题。
近年来经常有青少年学生因为一些不起眼的琐事就想不开自杀的事情发生,大多都和缺少挫折教育有直接关系。
-4-
而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再缺位的话,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多。
也许有当父亲的对此表示异议,认为我在外面辛苦打拼,为这个家挣了足够的钱,教育孩子的事情,还用得着我?而且我也没有时间啊!
这是完全错误的。
教育孩子,不是刷碗擦地洗衣服,你多干点我就少干点,你全干了我就不用干。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亲和母亲各司其职,谁都不可或缺。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就是这个道理。
而很多家庭,虽然夫妻感情融洽,物质条件丰富,却由于父亲的缺位让孩子过着单亲一样的生活,这是教育的遗憾。
有研究证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树立怎样的人生观,怎样的价值取向,父亲都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的角色同等重要。母亲在教育方面看重的是细节,而父亲更注重孩子的整体和方向的教育。父亲直接决定了女儿未来的婚姻,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如果一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和父亲关系疏远、冷淡,很少得到父亲的肯定,她们内心的对父亲的爱会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并且会“迫切”想要填补这个空缺。
就像一个饿着肚子的人走进超市,更容易选择垃圾食品一样,缺失父亲关爱的女性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更容易出错,被一些肤浅的关系迷惑。并且当一段关系已经变得对她们有害时,她们也很难离开。
一个发小前几年爱上了一个离过婚,背景复杂的老男人,得知之后我也是急得跳脚,而相处中,她自己也慢慢感受到了这个男人的“精明”与不可靠,可我们怎么劝却也劝不动。
有一天我问她,你爱他什么,他的什么让你觉得放不下,离不开。
她本来还哭着,突然停下来微微的笑了笑,说第一次去他爸妈家吃饭,他给她添饭时默默在碗里藏了截香肠,说怕她在他爸妈面前不好意思夹菜,饿着。
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令她久久不能忘怀,接着她还和我说了几件同样的暖心小事。
也许别人听了会觉得她是个大傻叉,就为了这点小恩小惠冲昏头脑,但我听了却只有心疼。
我太了解她的童年了,爸爸常年不在家,我只见过他几次,我一度认为她是单亲家庭。
这些童年缺爱的孩子,也许看似强大,小小年纪担起一切,无所不能,满身盔甲,而“爱”就是她们最大的软肋。
童年安全感的缺失,就像一个个提前设下的深坑,早早的就埋在了她们未来婚恋的路上。
男孩呢?男孩是不是就不用担心?
不。
父亲一生缺席,男孩一生“缺钙”。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男孩子,他不勇敢,他没血性,他没担当,他遇事的第一反应是不知道怎么办,第二反应仍然是不知道怎么办。大人绝望了,不耐烦地说“那你别管了”,他于是立刻逃之夭夭,背影是个大写的“解脱”。
你也肯定见过这样的男孩子,他细心,温柔地呵护着他的母亲,憎恨着他的父亲。
而父亲的离开,让母亲陷入孤独。母亲本能地渴望与孩子相依为命,用爱将孩子裹挟,用焦虑将他捆绑,造成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过度依赖。
即便有女孩子为他的温柔细心着迷,也会发现,自己才是他和他母亲之间的“第三者”。
缺少父亲的孩子,不自觉产生恋母情结,在心理上,终生与母亲病态共生。
-5-
教育孩子不是帮他做事,不是给他挣钱,而是陪伴他成长,让他的人生步入正轨。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不做包办一切的妈,也不做啥都不管的爹。
否则,可能我们看似很努力,其实是在帮孩子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