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是夏丐尊、叶圣陶书写,予1934年出版的一本关于语文知识的书籍。最初是由两位老先生轮流执笔,连载在《中学生》杂志上。一本写给学生与老师的语文书,通过书写一群初中生在在三年学习过程中与良师益友一同探讨与学习的一本书籍。虽然岁月已隔久远,其中关于阅读与写作的知识依旧受益良多。
一、当我们开始阅读,我们在读什么?
TED上有一个演讲,是台湾大学老师吕世浩的《学历史的大用》。他说,在古代帝王都学历史,我们也学历史,但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没有用呢?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同。
古人学历史,是当他读到一本书,读到一个历史人物,当他面临一个重要关头,需要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关上书,想象如果是自己,那么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然后再往下看,书中的人是如何做出选择?是与自己相同还是相异?在这个之后,他收获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这是吕世浩所说的,用古人的智慧磨炼自己。
在《文心》中,王仰之老师所说,“对于文学、思想不能凭着主观爱憎,重要的是凭着批判的方法,还它本来面貌,就是考究出思想、学术和时代、社会的关联,因何发生,因何衰落。这样得来的才是真实的知识,对于我们的思想行为才更为有用。”
纸上读来终觉浅,读到书中所处的时代与缘由,能够锻炼我们的思辨能力,获取对自己工作与生活有益的知识。
当我们阅读时,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取宝石,也需将此记录下来。学生时期,曾经有一学期,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曾经要求大家上交读书笔记。回想那时的读书笔记,几乎全是摘录,没有自己的思考,即使写了满满的一本,却还未觉进步。
读书笔记记录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激发阅读者所思、所想、所感之内容,可将原话摘录,在后面追加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在书中看到的例子或者可以作为素材的内容,篇幅很长时,也可摘录作者的论断、理由与提出的例证。
二、关于写作
学生时期经常遇到的作文题目就是写一篇游记。游记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到达何处、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一一记述下来,犹如一张标志清晰的路线图。另一种是描写,关乎印象,能给阅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其所见,听其所闻,感其所悟,彷如一幅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有“一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能在阅读时,仿如站在这样的画面之中。
如何能写起所感,除了“如何美妙、如何悲痛、如何喜悦”,描写部分的细节体现印象也是描写的重要笔触。
《文心》中,有一位美术老师李先生创作了一幅画,主题是《母亲》,多次易稿,一年多时间才终稿确定。学生们多为好奇,为何一幅画有时一堂课可完成,而有些却需要花上一年。绘画与文章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在两者之中,都有习作、应用之作与创作之分。创作是一种创造,内心有所希望表达的内容,并且能够通过绘画或者文字的方式传递给他人。言之容易,却有时候文字与画面却不能尽数体现自己所想,这是由于基础没有打好。而习作就是练习的方式,习作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和劳力,但需有一定的着力地,也可随时练习。习作求文从字顺,熟悉运用的法则,通过习作与应用之作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创作就像烹饪一道美食,需要搜寻而来的食材,即是素材,这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的留心观察,所思、所想、所感,发现其新鲜意味,找到素材之后,还需要使之成熟,为了达到预想中的味道,需要加入什么样的调料,酸、甜、苦、辣。而这道菜的核心是什么呢?主要突出的食材和味道是什么,找到我们希望表达的中心思想,将所有的材料进行顺序加入、各个角度的搭配,让它成为我们心中希望呈现的菜肴。
《文心》共三十二章,每一章有一个主题,从国学的基础知识,包含词汇、语感、小说、修辞、诗等等内容贯穿学生一小段的成长时代,深入浅出,将那些我们学生时期害怕的一个个概念转换成一个时代下的思考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