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就像是一艘小飞船,带我远离一切#
提起敦煌,你最先想起的会是什么?敦煌是我一直向往而没有去过的地方,我想到了莫高窟,“飞天神女”的敦煌壁画。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中》这样形容莫高窟的: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瞋。这里的每一个场面,每一个角落,都够你流连长久…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活。一千年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季羡林先生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也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也没有第二个。”而莫高窟就是古代中西文化在敦煌交汇处交融的见证。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就是为敦煌文明传承做出毕生贡献的樊锦诗先生的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全书以时间为序,一共分为童年、求学、实习、敦煌的价值、保护、管理等十三个章节。书中那朴素的话语、真挚的情感,就像一位长者的倾诉在耳边回荡,青春和敦煌的故事,就在其中徐徐展开。
我将分三个部分与大家分享:
一、点亮诗心,向美而生
读第二章《神圣的大学》时,我对樊锦诗先生描绘的神圣的大学印象深刻,当时的北大是一个学术圣地。老师为人处事,治学方法各有特色,鼓励开阔的视野,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考。上课时风度翩翩,简洁明快,从不照本宣科又严谨轻松,一辈子潜心做学问。就像书中宿白先生总是说的一句话:“大浪淘沙,你不要看现在。一二十年之后,谁能沉得下心,谁才能够做出大的学问。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北大的这种精神传统对于樊锦诗最大的影响就是要坚持做人做事的准则,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严谨诚实,有责任有担当。
这样的环境影响着樊锦诗,也点亮着她追求理想的心,在她的身上,呈现着一种少有的气质:单纯中的深厚,宁静中的高贵,深沉中的甜美。
而所有这些在她身上所体现的美德,都是她生命中所敬慕的那些人以人格的方式传导给她的,每一位接触樊锦诗的人都可以在她柔弱的躯体里感受到一种至刚的力量,感觉到一种坚定、谦逊、温和的精神气质。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意思是说,君子的气质有三种变化:远望他的外表,很严肃;近距离接触他,很温和;听他说话,很严厉。樊锦诗就是那种达到大道似水、至柔至刚、刚柔并济的人。
我的感悟:樊锦诗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守护莫高窟: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她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才完成宿白老师交给的课题《莫高窟石窟全集》首卷的石窟报告。所以,她才会在莫高窟的保护受到影响时,她不计个人得失,多方奔走、呼吁,从而避免了莫高窟与旅游公司捆绑上市以及铁路距莫高窟六公里变0公里的厄运。
而我们多少身为人师的知识分子身上,还有这份骨气和坚持?我们真的是在研究学生的问题,研究教育的问题,还是在为自己的职评铺路呢?想想我自己的课题研究,再对比一下樊锦诗的研究态度,我真为自己汗颜!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第一位的,为师的德是第一位的。人格与精神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我们又传递了什么样的人格与精神,还有情怀和价值观呢?
二、不忘初心,坚守大漠
读第七章《敦煌的女儿》时,感动于樊锦诗先生的坚持。1963年,25岁的樊锦诗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进入敦煌研究所工作。然而,与洞内的艺术宫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洞外超乎想象的恶劣条件,“黄沙漫天、渺无人烟、没水没电,吃的是粗粮,喝的是发苦的盐碱水,住的是泥屋土炕,睡到半夜还会有老鼠掉到枕头上。” “如果说我从来没有犹豫过,没有动摇过,那是假话,敦煌和北京上海比确实是两个世界。我常常感到好像整个世界都把我忘了,北大把我忘了,老彭也把我忘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感到孤独。……望着黑黢黢的窗外,我不止一次偷偷掉眼泪”, “可是第二天只要一走进石窟,我就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所有的苦所有的累终究抵不过磐石般的初心与信念。就算在睡梦中还是想着石窟中的壁画、塑像,那是她魂牵梦绕的莫高窟,那里她内心深处割舍不断的情感源泉。
这样的日子樊锦诗不仅坚守了57年,更是凭着对敦煌艺术的一腔热爱和一份执着,作出了世界性贡献,牵头完成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历时12年建成“数字敦煌”,还推动立法和莫高窟总体保护规划,让千年石窟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2020年,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高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她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发网络热议,有人留言说,作为一名留守家庭的孩子,钟芳蓉应该报考金融、计算机等赚钱专业,或者,穷人家的孩子不要去学冷门专业,等有钱有闲了可以把考古当个爱好等等言语。樊锦诗也特意送给她《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并回信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
本章中樊锦诗先生与爱人彭金章先生的爱情读来也是让人感动,分居十九年,最后彭老放弃自己的事业来到敦煌,来到她的身边,陪着她,守着她,给了她精神上最大的安慰与支持,这也是她能在莫高窟坚持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他们用爱和生命践行了这样一个神圣的誓言。
我的感悟:我看到“我的老彭走了”那章,忍不住想流泪。樊锦诗因为工作、因为敦煌,与家人分居的十九年,她最为愧疚的就是家庭、爱人以及孩子。得到与失去,纠结与升华,才是真正的人性,也正因为有这样真诚的袒露,这本书的文字才显得格外打动人心。书中“在一个人最艰难的抉择中,操纵她的往往是隐秘的内在信念和力量”我想这力量就是不忘初心。就是樊锦诗先生说的“简单相信,傻傻坚持”,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守使命。
三、赤诚匠心,传承文明
读到最后一章《莫高窟人和“莫高精神” 》深深震撼着我。莫高窟从20世纪40年代满目疮痍到60年代重现光彩,是几代莫高窟人怀着对敦煌艺术的敬仰和敬畏之心和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保护研究的成果。他们用青春和生命诠释着“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这句话说的就是七十多年来那些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莫高窟人,他们心中爱着敦煌、装着敦煌、想着敦煌,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与互联网时代快速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完全不同,敦煌的保护工作总是在一寸一寸中推进,要把那在时光中逐渐变得模糊的壁画,一寸一寸的从不可挽回的命运中拯救出来洞窟外老一辈莫高窟人摘下的白杨,不知不觉已经高耸入云,而敦煌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还将继续它缓慢的节奏,但是我想也许没有了这种慢节奏,整个时代将会变得肤浅。”
我的感悟:樊锦诗先生用她一颗赤诚的匠心和一辈子的坚守告诉我们:当我们认准一件事,并专注把它做到极致,在周而复始的平凡工作中踏下心来,对生命对事业都怀着敬仰和敬畏之心,那么时间就有了水滴石穿的力量,我们就能如樊锦诗先生一样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在利己,而在于利他。只有在利他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深切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才能拥有内心的平静与快乐。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莫高窟人传承辉煌的中华文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心归处应该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室,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我们是不是也该为教育为未来做点什么事呢?
最后我以书中一段文字作为结尾:
“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
-----《我心归处是敦煌》第六章-风雨飘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