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扬米·穆恩的《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的读书笔记。
1、
你有没有通过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比如你想在一次考核中突出自己,你会了解一些考核的标准,然后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但是,你这样做的同时,大家都是这样做。大家都是在弥补自己的不足,都没有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优势上,最后都趋向于一个平均的标准。
原本我们想突出自己,最终我们都在朝着一个方向迈进,这是为什么呢?
2、
百米赛道上,发令枪枪声响起,蓄力已久的运动员箭般飞向终点,速度最快者将赢得最终的比赛。百米赛跑衡量的是速度,想要赢得比赛就要不顾一切的提高速度,大家的目标都放在了提高速度上。若我们改变比赛衡量的标准,比如以姿势的优雅的程度作为比赛的评判依据,比赛结果将大有不同。
上述只要改变衡量的标准,其取得的结果就会变得不同。当我们决定了衡量某件事物的标准,那么我们就会去追求这一标准。这个标准就像一个指向目标的指针,一旦这个指针产生,竞争者迟早会朝着指针所指的方向聚集。
我们在追寻差异化的过程中,恰恰是运用了某个衡量标准,使得我们最终取得的结果趋于一致。甚至是,当这个标准越固化,我们越难追求差异化。原本我们是想通过差异拉大差距,但由于竞争标准的设定,我们开始向一个标准迈进。星巴克开始卖早餐,肯德基推出了自己的咖啡,他们在追求差异化的同时,也慢慢地一致化。
3、
群体动物行为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缺乏共谋。虽然它们看起来像是统一行动的整体,但其实它们不过是一个个散漫的个体。自给自足,不相配合。动物集体行动时,它们之间的协作并非由某个头领指挥而完成,科学家称之为“自组织系统”。
我们商业和日常的一些行为也满足自组织系统。简单的说,个体只需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即可成为群体的一员。第一个要拥有感官系统,能够察觉周围其他成员在做什么。这个很好理解,我们经常通过观察别人而比较自己。第二个条件是,在旁边的个体改变方向时,要作出必要的调整。群体行为的基础就是反应能力。这通常使得我们急于弥补差距,与群体趋于一致。
4、
我们追寻差异的初衷其实是不想落后太多,我们观察周围的变化,把我们放在比较的环境中,在比较的过程中,本能地去消除差异,而不是制造差异。
真正的差异,并不是“均衡化”能够产生的结果,而是“失衡现象”所特有的贡献。
我们想要去追寻差异化,通过升级迭代使自己与众不同,但又害怕被边缘化,又想通过寻找别人的差异点补足自己,最后反而是均衡化。事实上,差异化是一种不完美,有所不为是差异化的标志。
我们放弃一部分,才能得到一部分。
5、
如何做才能差异化,而不是均衡化呢?这里有三个方法。
·逆向品牌战略:真正吸引注意力的品牌,认为我们的期望无足轻重,意识到真正的挑战应该是使我们的期望与其所能提供的毫不相干,以创造一种与我们的期望完全不同的现实为己任。
商业竞争最后的结果是使得每个产品都具有相同的功能。你有的我也要有,你追我赶,最后失去了特色。在各大门户搜索网站将自己的门户页面添加越来越多的标签时,谷歌却逆其道而行,页面简洁的只剩下一个搜索框。它的目的是让用户拥有一个无广告、宁静的网络环境,在这一基础的价值定位上,同时又添加了一些奢华的功能,比如以闪电般的速度显示搜索结果,根据不同节日不断变化的公司标志。
谷歌的做法使我们没有陷入过剩的服务中,而是向我们呈现了最有价值的服务,它的价值定位提高了公司的辨识度,也实现了差异化。
我们往往会陷入这样一种惯性思维:要想做得好,就要多提供一些产品或服务,精益求精可能会导致平庸。使用逆向品牌战略,在撤销一些服务的同时,提升了服务质量;在简化的同时,让事情变得美好。最终将最基本的服务和最卓越的服务结合在一起。
·超越行业品牌:我们都擅长分类,这是一种自发的本能行为。在与事物建立关系之前,我们必须先知道它是什么。我们对事物、对人有各种各样的分类,这让我们很容易将事物归类,便于区分。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先下结论再观察,而不是观察后再下结论。也就是说,先弄清楚它属于哪个类别,然后在观察它在同类中有什么不同。
但是,在商业领域我们的行为却不是这样的,我们会受到人为设定的干扰。换句话说,产品分类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消费体验,但是这个产品分类可以人为设定,分类的不同会导致用户的行为发生很大转变。
纸尿裤的客户生命周期很短,大多数父母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不再给孩子使用纸尿裤。这使得纸尿裤行业竞争尤为激烈,给两岁以上的孩子推广纸尿裤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金佰利公司打破了这个局面。公司制造出了“成长裤”,那种像普通内裤一样可以提到腰上,而不是绑到腰侧的内裤。公司刻意将其与“纸尿裤”区分开,使其与另一个产品类别——“大孩子”的内裤——相联系。这一大胆的突破,使得该品牌迅速蹿红。
金佰利公司只不过改变了人们对产品类别的看法,却深刻的改变了用户的行为,这就是超越行业的品牌。超越行业品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标准,鼓励我们放弃在某个产品上得固有消费态度,接受一些全新的情形。
·敌意品牌:所谓的敌意品牌就是爱玩“欲擒故纵”策略的品牌。有些敌意品牌直接向消费者公开自己的缺点;有些品牌基本不做品牌推销;还有一些品牌排斥感觉良好型的宣传。转而传递既吸引人又巨斥人的信息。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品牌的策略,它与大众营销背道而驰。我们看过太多相同的东西,这使得我们的敏感度降低,敌意品牌的营销策略恰巧刺激到我们的神经,激起了我们的兴趣。
Mini Cooper 这一品牌让我们耳目一新,它离经叛道的品牌营销方式与当时盛行的大车文化彻底一刀两断。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反叛性的角色,以一种毫不妥协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一个满街都是大车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点尤其引入注目。
Mini Cooper 与其他品牌划分了界限,超越这一界限,我们会变得与众不同。Mini Cooper 坚守立场的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迫使我们凸显自我。
敌意品牌会导致两极分化,在戏剧化的两极分化中蓬勃发展,从冲突中获得力量
6、总结
前面提高过,不同的衡量标准会导致我们不同的行为,标准让我们向特定的方向前进。同样的,要想实现差异化,并不能只依靠上述的方法,一种方法的出现只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产生作用,形成先发优势,所有固化的方法最终的归宿都是大众化。
差异是使我们不同,不同就是变化,变化的东西不能用恒定的标准去统一,而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创造。
我们不想落后的本能限制了我们思维的方式,很容易跟从大众的潮流。制造差异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不是追求完美,是制造一种与对手不同的优势。想要拥有差异就要接受不完美的一面,同时又会给人意外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