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如何面对孩子的强迫性障碍?
我们进入今天的问题,这个问题我看了好多遍,这是一个江苏的家长提的问题,孩子10岁,是一个男孩子。这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烦恼和阻碍,妈妈把问题写的很清楚,自己的困惑,每一个阶段孩子的行为,投射出来的一个现状,妈妈把问题都列出来了,而且我看里面妈妈的一些做法,爸爸的一些做法,感觉真的用心良苦,妈妈主要谈了几方面问题,谈了几个事。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校长会要求孩子一定把不想吃的饭给吃掉,孩子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后来转了一个幼儿园,班主任老师也是严格要求,一定要睡午觉,一定要刷牙,孩子在这种压力下产生焦虑,然后有眨眼睛的现象,妈妈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这些伤害?青春期会加重吗?特别注意的方面,或者有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这儿有必要了解一个概念,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妈妈对孩子的描述,爱憎分明,原则性特别强,然后任何事都要告诉妈妈,所有的事,每一件事都必须告诉妈妈。做错了事,会特别的内疚和痛苦,另外孩子说话一字一句,在幼儿园的时候,一字一句一定得按照顺序来,一个字儿都不能说漏,说反了也不行。还有不能摸孩子的指甲。上课也有这样一个特殊现象,就是先把右脚放在左脚上,然后再换一下孩子才能安心听课,妈妈描述的这些现象,它指向了一个地方,孩子内心是产生了极大的冲突,或者感受到威胁,一般这种有创伤性的行为,这种心理状态,都跟两个因素有关系。
孩子内心的冲突:
比如说让孩子吃饭,一定要把不想吃的饭吃完,我吃完呢,会很痛苦;我不吃呢,会感到恐惧害怕,我理解不了为什么必须让我吃完,我们就拿这一个事来说啊,我们先不说孩子这样,前边的原因是什么基础,导致了他这样。一般的小孩儿,我要么端起来盘子我就给他吃完了,要么,我就拒绝我不吃,我就哇哇大哭抗议不吃,当孩子在这种状态下,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它会产生一个需要,做一个选择。他在选择上,如果内心里边产生冲突,孩子可能会去做最简单的处理,如果孩子没有办法去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内心冲突,当他无法去做选择,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的时候,他就会固执的选择一个方式,比如说我遇到类似情况,我如果避免这个威胁再次产生,避免恐惧焦虑再次产生,避免伤害再次产生。那么,我就选择一种,即使不理解,即使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即使我很恐惧,但是我就是选择一种最简单的方式。
比如爱憎分明,不允许有中间的地带,要么爱要么恨,他作事原则性强,我按照规则按照制度,按照原则来做事。这样更简单,而且预防风险。
孩子感受到威胁:
孩子任何事儿都要告诉妈妈,说明孩子他有一种极强的不安全感。因为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他对妈妈的依恋,妈妈也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所有的事都得告诉妈妈,他是借由这个,通过妈妈这儿找到更可靠又安全的因素,这是孩子通过这样的事以降低这样的成长风险,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投射的也是,我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我在选择的时候会发生冲突,而且孩子不能承受什么,就是我选错了,我做错了事,就孩子做错的事会特别的内疚,就特别的痛苦,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就到了第二个就是威胁。
孩子在这个事里面感受到了威胁。这种威胁有两个方面。
比如说孩子手里边拿着一个苹果。孩子的苹果,有可能会失去,会被大孩子抢走,会被别人拿走,那么这里面有两种威胁:
一,孩子失去了这个苹果本身。那我最多没有办法吃到苹果,没有办法在感官上享受到这个苹果的美味了。这种威胁对于孩子而言,一般不会导致这种创伤或者这样的障碍。
二. 他只有威胁到什么,这个苹果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次感官上的享受,或者我用它来吃饭,能够吃饱饭,并不仅仅是这个。它代表着更多的东西,这个苹果承载的是什么?承载了比如说爱,你拿走苹果,你威胁到了我被爱的权利,你拿走这个苹果,代表着我是一个不重要的孩子,然后我没有被人尊重,当有这种威胁产生的时候,其实是会对人产生很大伤害的。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恐惧屈辱,或者巨大的痛苦。
在幼儿园期间,这样的事,就是一定把不想吃的饭吃掉,就是我不想吃,但是我还是吃掉了。我只是在我小小的胃,承受了一点负担,我的味觉承受了一点负担,这个其实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我们很多孩子呢,都是这样的,有些东西不想吃,然后迫于纪律,我都吃了,我们这个10岁的男孩儿,当时在做这个事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这个事件以外的意义。因为这个而失去了,比如在孩子的心里面,我可能就是一个不重要的孩子,我不值得被爱,我不值得被喜欢和欣赏,我是令人憎恶的等,这个事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不一样,当这个事件对孩子有着更大影响的时候,孩子产生的这种内心冲突,就是他就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该怎么说?会导致孩子会一边倒,按照最简单的原则去应对任何事情。
这里衍生出来另外一个思考,我仅仅是供爸爸妈妈做一个参考:
第一个,孩子需要什么,同样在幼儿园里面,这个孩子为什么就这样的普通事件,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孩子需要什么?或者说这个时候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第二个,孩子缺乏什么。
第三个,什么在威胁他,真正威胁到他的,是校长的那个举动吗?还是老师严格的纪律。比如说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有一些孩子会对到幼儿园会有极大的恐惧。我当时把我儿子送幼儿园恐惧的时候。就不忍心把他送进去,或者其他幼儿园那儿陪着她,只要他不放手,我们连班都不上了,就陪着她,实在不行了就回去,甚至幼儿园可以不上。你那个时候,你能感受到,就是有些孩子内心有巨大的恐惧,我们有一个观念上的一个错误认知,我们会觉得孩子送到幼儿园都是这样的,适应一下,哭一哭就好了。
其实不都是这样的。孩子跟孩子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我们在家庭里边,孩子跟妈妈之间,孩子对妈妈的依赖极强,妈妈对于孩子而言,意味着他不仅仅是一次分离,意味着这个孩子失去了所有的依靠。他就像走进了一个黑暗的小房间一样。孤立,无援,无助,孤独,双手环绕着自己的双臂,乞怜着妈妈能伸出一只手把他拉走,把它救走,这是在救命,这块儿,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可能真正需要,是妈妈,是家长,我们这儿跟孩子这一块的,他在幼儿园里边所有这些行为,孩子缺乏的,是一种只有父母或者妈妈能给到的安全感,他就像一只惊弓之鸟一样,焦虑,紧张,恐惧,无助。这个事可能对孩子影响很大,需要妈妈把他接走,需要妈妈陪在身边,他是离不开的。什么东西在威胁他,可能不是校长和老师。以及必须得把饭吃完,以及必须得睡午觉,必须得刷牙这样的普通事件。真正威胁到这个孩子的,是他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那种状态。
我们看一下,小孩理解事物,其实在认知心理学里面,我们都知道,孩子他一开始,是靠直觉进入感知,再有行为,在一种直觉模式里边,最后再进入一种协同模式。
校长让孩子必须把饭吃完,孩子会先进入一个直觉模式,它给我什么感觉。我是欣然悦纳,我能感受到善意,还是到我是拒绝的,我感受到的是巨大的恐惧和威胁。然后孩子再进入协同模式,我能不能去配合校长。能不能去配合老师,帮孩子从知觉模式进入协同模式的时候,他其实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我这儿简单说一下,然后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需要去有这样一个有意识的注意,首先,孩子先进入直觉棋式,他先感知,通过这个事件他先感知。然后他才通过这个话语行为,这个校长让他干嘛,让她不要干嘛,老师让他干嘛,让他不要干嘛。然后她再进行浅显的感知,然后紧接着他会同化成自己的视角,就是我们家长经常说的“我认为,我觉得,我感觉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同化成这个小小生命,他用自己的视角来看,他看到的可能是一张狰狞恐怖的脸,而别的孩子看到的只是一个老师,只是一个事件,甚至有的孩子看到了天使。
我们孩子可能同化成自己视角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恶魔,老巫婆,是他内心里边创造出来的怪物。然后再下一个程序,孩子会通过他的视角,变成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他的需要是什么?他的想法是什么?那个时候我可能没有妈妈,妈妈不会来救我,妈妈不会来帮我,我需要做出选择,最后进入协同模式,就是理解了这个事件,理解了他人。就像一个法国的一个社会学家,叫涂尔干,跟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都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他讲到一个观点,就孩子有一个内在的社会,就这个词是个创造性的词,特别好,每个儿童,他都有一个内在的社会。孩子一出生,他就具有社会化的本能和倾向,孩子会通过这种感知模式,来理解世界,来理解我们的话语。
孩子是一出生就有这样的倾向。但是每个孩子又不一样,在进行这个过程的当中,就明显这个孩子还是遇到了障碍。一个完整的过程,是孩子先感知,感知他人的话语,感知他人的行为。进行显显的感知,然后再同化为自己的视角。然后呢,再变成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然后呢,再来理解他人,理解事件,理解他周遭的世界干印环境。他的源头是什么?源头是他对同样的话语和行为,就孩子感知的基础,如果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在心理上严重没有准备好的孩子,那他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冲突感和威胁,他很难从感知模式进入到一个协同模式。这就是这个孩子遇到的障碍。
妈妈说如何处理这些伤害?青春期会加重吗?一般15岁以前出现这样的孩子在认知上的冲突,这种强迫。在15岁以前,包括青少年,这个都会经常遇到。
原因:
第一,跟孩子在家庭里边的安全感,有没有达到一个应有的标准有关系。
第二,孩子在跟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孩子完成了这一系列的理解过程,一系列的偶发事件,给孩子造成的困扰,焦虑有关系,孩子所有的行为,指向的都是一种强迫性障碍,当我适应不了,理解不了,选择不了的时候,我就强迫自己,做出唯一的只遵循一个原则的选择,爱憎分明,固执己见,我坚守原则,任何事都告诉妈妈,不能承受错误。说话一字一句必须按顺序。不能摸孩子的指甲,上课先把右脚放在左脚上,再换一下,不行就打哭他闹,他其实是孩子内心有情绪冲突。
怎么去处理这些伤害:
第一个,不能再反强化,就是减少反强化,正确的理解孩子这些行为。我前面讲了那么多,都是扩充一下爸爸妈妈的背景知识,在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这个孩子遇到了什么,遭遇了什么。
第二个,就是我跟大家推荐的,在深耕4班,讲过一个课叫“正常之辩”,就孩子的行为,跟孩子互动的时候,不要用异样的眼光,一种好像见到怪物,见到了一个有心理疾病的有毛病的人,这样的一个态度去看孩子,跟孩子互动的时候,妈妈在前面确实做的很好,把孩子的行为给他合理化,给他常态化,正常化。不要让孩子觉得我是个不正常的人,就这种心理上的反强化,态度上的反强化,这个比简单的事件要强大的多。
第三个,慢慢把孩子引导到一个,怎么说呢,充满可能性的,不是那种具象化的,比如说你写好作业了就怎么样了,考上什么学了就怎么样了,今天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就怎么样了,考了多少分就怎么样了,把孩子导到一个以成长为目标的这样一个路上。
我在《讲给孩子听的21堂课》里面。其实可以借鉴一下,妈妈可以先听一听,或者如果孩子愿意接纳愿意听的话,就陪着孩子听一听,有三讲,第一讲的是以成长为目标的人生,尽管是10岁的孩子,我可以陪孩子听,第二个就是第八讲叫《群体表现与优越感目标》。第三个,叫《解忧杂货店》,这几个课,适合孩子听,尤其是妈妈在听的过程中,里边的方法其实就在里边。妈妈谈到了,孩子在二年级的时候交朋友,不允许别人和这个同学玩儿,然后和其他人相处,也有类似的情况。孩子在心理上渴望友谊,又害怕友谊。孤独,最喜欢就是真诚的朋友。都是上面的原因导致的。包括弟弟,和他们一起玩儿的朋友。他对付哥哥,就会导致社会化阻滞,群体表现与优越感目标,在群体中如何正确的去表现,如何正确地去回应别人,这个需要妈妈去参与到孩子跟人交往的过程当中,把自己的也变成一个小朋友,时刻的去关注孩子的感受,然后让孩子观察爸爸妈妈是怎么跟小朋友交往的,怎么跟人玩的,对同学的某些事怎么进行回应的。针对孩子产生的一系列的困惑,要耐心的给它合理化,给孩子耐心的去讲,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10岁的孩子,他会不停的观察你。
幸运的是,她才十岁了。这个可以参考一下,《给孩子还是一堂课》第八讲《群体表现与优越感目标》。然后第13讲《解忧杂货店》。
如何创造性解决:
第一,就孩子在家庭里面,安全感的基础没建立起来,极度匮乏,就这个需要爸爸妈妈去反思检索一下啊,尤其是妈妈,可能跟孩子之前,这种涵涵容关系没形成,孩子或者家庭里面有其他的状况,我看家长没有交代更多的信息。
第二个,孩子一直到10岁,他成长的这一系列经验。我是受东野圭吾一本小说启发,他有一本书叫《解忧杂货店》,然后启发,又参考了一些资料,观察了一些特别的现象。
我发现,这些经验进去之后,会不停地反强化孩子这种行为,那么你要想让孩子,能够慢慢的用新的模式来应对周围的人和环境,能够融入群体,我们需要给孩子,注意我这个词儿叫“创造性的成长经验”,这是《解忧杂货店》里面,重点去帮助孩子,去给他指引的方向和告诉他的方法。包括后边妈妈讲的孩子打游戏必须打爽。然后因为没打爽,孩子想自杀。妈妈问是不是输不起的心态?
这个孩子真输不起,其实跟前面幼儿园的时候,妈妈讲的,其实是一样的情况,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重复,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比如说必须一字一句按顺序一字不漏地把那个课文读完,包括孩子做任何事儿都得告诉妈妈,做错了之后就内疚痛苦。它跟打游戏一样,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就孩子打游戏,必须按照他认为的程序,我想象当中的这样的结果,按秩序的进行,如果一旦不在他设定的逻辑和秩序里面,孩子就会很痛苦,就痛苦自责,甚至想自杀,我接受不了这个世界,跟他期望的,跟他想象的不一样,对他是一种典型的强迫症障碍。
这个跟妈妈讲的是不是输不起的心态,他其实不是一样的内涵。这个是孩子遇到困难了,是一个障碍困住他了,孩子的行为呢?我们对行为的一个界定,是围绕着一个特定目标要完成一系列的动作。那么这个孩子的行为上就遇到障碍,围绕着打游戏,围绕着我要干嘛,我要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我必须在一个我设定的一个最简单的最安全的最可靠的,风险最低的这样一个原则范围内进行,10岁的孩子,他已经进入了一种无意识的强迫,就是我不受理智主控,我对自己无可奈何,我没有办法。我大致讲的这些,最后就强调一点,如果是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它是目前心理学没有一种普适性的一个办法,能够去解决这种障碍,那么给到的答案是估计解决不了,无解。
而我想说的,就是不要去看那些让你绝望的书,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各个视角去看,它只是一种普适性的概念,就是有没有一种办法能解决整个群体的问题,但他不代表个案,个别能治好的,他只是不具普适性。对一个十岁的孩子而言,他还有大把的人生,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爸爸妈妈面对这个事,我前面给你讲的这些方法,他不是普适性的,这里面有很多动态的变化的,有很多因素在里边。父母的爱,尤其是母亲的这样的一个情感能力,家庭里边的环境,家庭里边有没有这种可疗愈的一个环境。包括我跟妈妈介绍了,我想给孩子21堂课。不是拿着第21堂课让孩子听就行了,是你如何导入帮助孩子进行自我理解,新的自我理解,包括创造一个新的成长经验,这个需要借助环境的。
我在前天的答疑,包括深耕课里面都讲过,然后我一直建议,大家去借助,最好能借助博瑞智优秀家长那个群体,像参加过博士学习的,大家对孩子的行为能够善意的去理解,像很多深耕班的学员,都听过“正常之辩”。
甚至有很多博瑞智的学生孩子,我在全国各地讲课的时候,好多孩子专门过来看我。说听了杨老师讲给孩子的21堂课。说我们爱杨老师更爱杨老师脑袋后面的知识,这些孩子,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基础。爸爸妈妈得费点劲,去在博瑞智这个群体当中,去借助这些爸爸妈妈以及他们家孩子的这些影响,在一个更高的接纳的环境里面,在一个更温暖的爱的语境里面,去帮助孩子创造这些经验,这个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前边那孩子听课,给他讲道理,我们去启发孩子,只是为了帮助孩子,在内心世界里边完成一个更好的理解,除了这一条路,还有别的路可走,让孩子有勇气去试一试别的处理方式,试一试别的原则是不是会更好,最重要的还是在生活和经验层面上,孩子需要在这方面儿去建立自信,重新学习,注意力焦点移开,我们根据前面的推测,他这种情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肯定孤独,敏感,社会化会阻滞的,而且孩子会被别缘化掉。甚至孩子会衍生出来更多的其他问题,这是一个惯性思维,那反过来呢,当我们爸爸妈妈知道了是个什么样的事情,能够客观的去看待这个事,能把它恢复到正常合理的范围内,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儿。我们陪着孩子往前走,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可以创造。
遇到这样的问题,必须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创造成长,创造空间,创造爱,创造群体,创造环境,在这儿,真的理解父母也心疼爸爸妈妈,更心疼孩子,还要往前走,我真的希望我们这个家庭这个孩子,每天见到的太阳是更新的。
我们未来的生活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崭新的生活,眼含希望,持爱前行,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基因里边带的,不是先天决定的,是我们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早期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些疏忽,它只要是这个过程中导致的。既然是人为导致的。那就能通过人这个因素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坚定信心往前走,既然是人导致的,那就一定能通过人来解决,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在心理学上把它变成一个普适性的法则,但是放到家庭教育这个语境里面。一切奇迹,在这种普适性的角度来看,太多的奇迹等着我们去创造。还是董老师那句话,爱能创造奇迹。昨天晚上董进宇博士,讲了教育好孩子的先决条件,就是我们想把孩子教育好,一定得注意到,老师讲的专业课里面的第一个概念,教育好孩子的先决条件,这个,给我们家长也有一个警醒,你必须考虑到他的先决条件。
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体都不一样。他有大的先决条件,当这些因素你忽略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给孩子造成很多意外性的创伤,这个不是我们爸爸妈妈的本意。
我昨天听董老师的课好兴奋的到后半夜,到三点钟左右才睡着,一直在想老师讲的这个课太重要了,教育好孩子的先决条件。他从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来得太及时了,尤其是今天这个案例,我建议大家,把董老师的昨天讲的那一堂专业课,再认真的听三遍,宏观上是什么样的,中观,微观上什么样的,一个先决条件讲完了,不要把老师的课啊打成文字就行了,画成思维导图就行了。这些东西一定要跟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跟你的孩子你的家庭联系起来,跟你遭遇到的一系列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联系起来。我们离开了这个先决条件,没有意识到这些先决条件。我们好多教育行为就是盲目的,充满危险的,就是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然后产生冲突,产生威胁,就很容易导致这两个因素构成(一冲突二威胁),那就很容易导致那人的精神世界的一切创伤,然后我们后边再补起来的时候,再去弥补的时候,可能就要付出很大的一个时间,精力,教育成本和代价,各位,如果说我们输的话,都是输在了昨天,永远不会输在明天。
记住我的话,你输的话是输在了昨天,我们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些先决条件,没有考虑到这些育人的先决性的因素,我输在了昨天,今天我意识到了,我学习了,我成长了,那么就让我们赢在明天,赢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今天的孩子给他善待好了,心疼他,善待他,理解他,牵着他的手往前走,这是我今天的答疑和案例分析,给大家呈现的一点,从我的角度,给家长一个参考。仅仅是个参考。
谢谢各位,我们今天的答疑,案例分析到这就结束了。祝大家一天的时间都能够有明媚的心情,去拥抱和共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