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鸢》读到中期,民国的各种画面全面铺开,各种人物情节纷纷登场。日本人、军人、医生、戏子、神父、风筝匠人等等人物,逃难、屠杀、慰安、救援、地下斗争等等事件。林林总总各色人物事件中的生与死、爱与恨、聚与分比和平年代更为频繁,且不由自主。
然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三个似乎较为平淡的细节:
一是昭如带着文笙逃难的过程中,全家人被匪人堵在一座破庙中,最后由已疯的昭德(昭如的姐姐)引动手雷将所有匪人全部炸死。一家人由一个疯了的人解救。生与死来得那么快,死者突然清醒且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生者的悲伤在抹过眼泪后还得匆匆离去。一切就是那么匆忙,来不及去过多地描述悲伤,但是悲伤已经从纸面浸入读者的眼中,然后潸然泪下……
二是两位主角的第一次相逢。少年冯仁桢放学回家,突然站住不动,因为她看到城头悠悠地飘起一只风筝。作者重点描述了风筝的姿态:飞得并不顺畅,升起一会,便又遽然落下。然后,又慢慢地升起,一顿一顿的,是有人在拉扯。然后仁桢朝着风筝的放下跑去,直到城墙上遇到了卢文笙。因风筝而识,却又似乎早已认识。前文讲到昭如带着文笙拍照的时候,正是冯仁桢出生,照相师给冯家拍照而然昭如和文笙等了两个多小时。而在仁桢和父亲看戏的时候也看到了初长成的文笙。
有些宿命的感觉,也许这就是缘分,不需要过多地描述,就是这么自然地遇见了。平淡的描述中两位少年的天地中似乎只有风筝。护送仁桢回家的小顺用作者的话说突然窝在城墙下打了个小盹,而卢家的下人也不在了。细细思考觉得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是作者就是这么任性地让两位主人公不期而遇了,文字中居然还读出了电视画面那种长镜头慢慢聚焦到两位身上的感觉。这种感觉真不错。
第三个细节最让人回味和动容。也与风筝有关。前文讲男主的父亲卢家睦在文笙幼年(两三岁时)找人做了一个虎头风筝,因为文笙是虎年出生。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家睦带着文笙在天津的广场上放起了风筝,画面实在温馨,可惜当年家睦就离开了人世。
本以为第一章结束后,死去的家睦不会再出现在作品之中。但是在文笙第一个本命年之时,突然写到那次家睦与文笙放风筝之后每年生辰之时,都有人送一个虎头风筝给卢家,给文笙。而在本命年当年,文笙更是被邀请到风筝匠人处,由匠人龙师傅当面亲手制作了一个竹架的虎头风筝,送给文笙。原来在第一次家睦找到龙师傅时,两位之间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约定:每年龙师傅都会制作一个风筝送与文笙。当时龙师傅的风筝店已经快要倒闭,因为他既没有手艺,生意也不好余钱也不多。为此家睦给龙师傅买下了风筝店的门面,还送给龙师傅一本《南鹞北鸢考工志》。用龙师傅的话说:既授予鱼还授予渔。为的就是以后的每一年文笙都会得到一个虎头风筝。
三个细节都与情有关。浓厚地家族亲情、懵懂的爱情和深沉的父子情。
在动乱的战争年代,很多时候不能很细地去品味感情,因为不论家国还是个人一直在被推着往前走。但是这些感情在那个年代又是那么干净、深沉且珍贵。
那些情感故事在作者的笔下淡淡地述说,阅读的人儿心中却是跟随着起起伏伏。也许就是那份珍贵不分年代,才能轻易触动人心。
讲述过去的事,感动如今的人。文字的力量在《北鸢》这本书中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