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引言:
前一篇文章说到秦献公和秦孝公交接之时的秦国和同时期的魏国,那时的魏国虽然经过了一场公子争位的内乱,元气损伤了不少,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魏惠王初期的魏国还是很强大的,有魏文侯魏武侯两任魏侯的积累,李悝吴起的变法,魏国虽然受到了打击,但是那时的秦国还是不敢直接和魏国有大战。
秦孝公初登秦公之位的时候(公元前362年),年仅二十一岁,和其父亲中年登基不同,他是个十足的英雄出少年。因为此前秦魏在少梁之战中秦国是惨胜,故而孝公刚登基就筹划变法图强,于是便有了求贤令,和后来的卫鞅入秦之事。
现在在历史课本里,孝公的光芒几乎是被商鞅盖住的,但凡提到孝公,必然会说到商鞅变法,徙木立信之类。然而,我是有点心疼这个被臣子掩盖光芒的伟大君主的。一来,当初商鞅在魏国被魏惠王忽视,离开魏国是必然的,但是也不一定会来秦国的,所以商鞅入秦某种程度上来说秦孝公的求贤令是相当关键的。二来,在变法之初,商鞅的改革就触及了很多秦国旧贵族的利益,以甘龙杜挚为主的一派极力阻挠,这时但凡孝公有一点点动摇犹豫,变法就会失败,而同时,商鞅也会陷入及其危险的境地,所以孝公的全力坚持、力排众议是商鞅变法的坚实后盾。三来,在第一次第二次变法中间发生了一件很意外的事情,当时还是太子的惠文王私自杀了贫民,这事的起因是商鞅的一项改革,而太子杀人之事如果按照商君之法,是要处以极刑的,但是太子是国家的根本,最后只能折中,对太子太傅公子虔(这是孝公的兄弟!前左庶长!)动了劓刑,对太子太师动了黔刑,同时流放了只有十几岁的太子。这件事的中心思想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件事情的执行和最初的徙木立信一样重要,却比那件要艰难太多,就这一次,商鞅就一口气得罪了两个秦国非常重要的人物——公子虔,公子驷,这两人是秦国公族王族的最重要代表。所以,这几项命令得以通过孝公那里发出,足以见得孝公的胸襟和变法图强的决心,如果说秦国变法是博弈,那孝公就是把所有人、包括自己的性命都压上去,只为赌秦国可以赢得这场豪赌。
在孝公时期,除了变法,秦国也有几次比较重要的战役,比较重要的就是和魏国的西鄙之战,此役之中,商鞅骗出魏军主帅公子卬并趁机俘虏了他,同时大举进攻魏军,最后夺得河西多地,逼的魏惠王不得不割地求和。此役于秦国而言是大胜,但是不是以正当手段获得的大胜,故而后世曾国藩评论为: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因而矣。其实,曾国藩的评论更像是对战国时期所有国家的描述。春秋战国最大的区别就是,春秋时期是以争霸为主,战争的要意以楚庄王的话来概括就是止戈为武——即用武力来迫使不遵守周礼的国家遵守周礼,而到了战国就是兼并战了,以歼灭别国有生军力、吞并别国为目的的战争,所以孔子以“礼乐崩坏”来形容战国。秦国在春秋时出过霸主秦穆公,但是在战国前期,一直是因为内乱而自顾不暇的状态,好不容易到了孝公时期,经过变革有了一定存在感,这场比较重要的东出之战,其实商鞅也只是模仿了别国的行径,在有实力强劲的秦军做后盾的情况下,使了些诈术。实际上,这件事也从侧面反应了商鞅变法的成效,毕竟在孝公接手秦国的时候,秦国还是一个没啥存在感的小国,而现在已经引起魏国注意,甚至是稳扎稳打从魏国手里夺了重要的河西之地,足可以正面商鞅变法的成效。
最后,其实在孝公临终的时候,为了可以继续让变法持续下去,他曾经想禅让给商鞅,但是商鞅坚决不接受,最后只得让太子即位。记得在《大秦帝国之裂变》里,孝公和商鞅是青山和松柏的关系,最后孝公先行,悲剧已定,青山不再,松柏何存?
秦惠文王也是一代传奇的君王,可惜历史上对他的描述很少,但是,从仅存的只言片语中可以见到他的厉害。他上位之时,就车裂了商鞅,并且灭族,后来又借此事,收拾了公子虔和公孙贾的党羽,这点看起来是很心机很残忍,但是的确是优秀君王的必备条件。他在位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在公元前325年,也就是他上位第十二年,31岁的年纪改“公”为“王”,在《大秦帝国》里,秦王相王时,魏王(魏惠王)垂垂老矣,但是要为他牵马执鞭,曾经狐假虎威的韩王也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恭敬地承认他为王。这种种细节都表明了秦惠文王的铁血手腕。
秦惠文王取得这些成果的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知人善任,且广揽天下大才。他在位时期,文臣方面首推张仪,武将则是魏章、司马错(注意,这是司马迁老祖宗)公子华(这是他弟弟),此外,还有能文能武的公孙衍、樗里疾,这其中,只有樗里疾和公子华是秦国公族,其余全是魏国人(所以说魏国是人才库,是秦国丞相培训基地一点也不为过),由此可见,秦君爱才,而魏王随意浪费人才,故而才会在百年时间里,秦魏的实力上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在广揽天下大才这点上,秦国是七国里最出色的,这可能和秦国国君出生一般有关(以下都是个人猜测),秦国在西周初期一直是被打压的状态,因为秦国在商纣灭亡的时候还是忠于商纣,故而,西周初期,即使是秦国国君也地位及其低下,后来靠出色的养马驯马技术得到了周天子的赏识,地位才逐步提高,后来经过西周末年犬戎入侵时的勤王之功,秦国才有封地。所以,祖上是贫民出身的秦君没有其他根正苗红的诸侯国国君那样看不起平民出身的人才,所以才会任用商鞅、张仪这样的人物。
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国迅速崛起,自然引得山东六国的不安,故而,在惠文王更元八年,即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攻秦(齐国又在吃瓜围观自high),但是被左庶长樗里疾败于修鱼,且斩首八万。但是秦国危机并没有解除,因为义渠在李帛破秦军。此时,秦惠文王及时改变战略,转而派客卿司马错攻巴蜀,虽然这招算兵行险着,甚至于使得秦国一度危急到蓝田大营都成前线的地步,但是最后惠文王还是赌对了,司马错在公元前316年攻下巴蜀,此后,才有了李冰修都江堰,巴蜀成为秦国粮仓,这也成了后世昭襄王时期打赢长平之战的重要依仗。在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在秦相张仪和大将魏章的配合下,秦军大败楚军于丹阳,夺得楚国的汉中之地,自此楚国一蹶不振。
秦惠文王在位的时间不算太长,只有26年,但是,他站在父亲的基础上,让秦国大踏步向前,东出函谷关。同时期的魏惠王历经献公、孝公、惠文王祖孙三代,却是让魏国不断衰弱。或许,假使秦君没有那么贤明,假使魏国没有流失那么多人才去秦国,假使魏惠王可以留住哪怕一个类似犀首这样的大才,魏国在和秦国的较量中也不会如此迅速的落败,在修鱼之战后元气大伤。其实,相较于后面的魏王,魏惠王不算昏君,至少他早年的时候,可以震慑住献公孝公父子两代,在惠文王刚登基的时候,魏王也是绝对的霸主,只可惜,他老年的时候浪费了重要的人才,而对面秦国又一直是英雄出少年,而青年君主的魄力和精力又是他缺少的,故而,在他最后几年里,魏国急转直下,甚至于他自己都是被儿子逼死。至此,魏国便真正的走向了全方位的衰弱,甚至到了昭襄王后期,变成了被秦国按着打,魏王闻秦武安君色变的地步。
预告:下一篇就是秦起魏落的完结篇了,主昭襄王时期和后期阿政让王家父子扫六合部分。其中会好好讲下男神信陵君,还有武安君,蒙家军,王家军,顺带会提一下太史公的老祖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