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吗
云野
想起这个话题,也是随着时间觉得有必要动动笔吧。我们被鼓舞着要向科学进军,恰好社会蓬勃发展,需要各种人才。有些知识梯度中的区间,就留下空间给所谓的“知识青年”进去。
好一些年,都是模模糊糊的,第一不知道社会变化这么快,第二书本描述的世界与经历好像是来自另外一个空间;直到有机遇开阔视野去耍、去阅读,才发现我们如何生活在前置的农耕社会里。若不是借着系统读书的机遇,估计我们难以跟着政策做点事,哪怕成了事业单位人员,也仅仅是个范畴内的办事人员而已;真正落实于事务性的倒也罢,事实上各种维系与关系,还有更高级的学习等待着我们去趟。
恰好面对的是未成年人群体,那种固定化的、理论化的、想当然的“造”,我觉得就如加德纳的晶体智力一样,想影响着如流水的年轻人之心,这样有可能吗?长时间的影响,可以是有影响的,留下一大片“开发地”留给市场。我们看到一种种兴致上的“造瘘”,并且相对小圈封闭,渐渐孕育出他们的玩法与做法;当然也看到一种种新兴的“造血”,让社会保有它独特的活力,好像一阵阵的风,在利益牵涉上形成了它特有的飓风。
表面上可以项目团推,实际上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磨炼,谁能够站得住脚?那些大呼有本事的,真的能解决问题?在个案与人造环境熏染上,那个当事人本身得益或开解了吗?当然,他能够自动开悟是最好的,往往所有的锁或套,多数是他本人结印而成的。就像一本本厚厚的集子一样,它并不是为了展示什么,它的指向应该是安顿自我的,甚至是偏于诚实的记录的。至于是否能够影响人,其实是它的副作用、辅作用。
每个人生活的层面与感受都不同,如果从物的标准上,设立叠叠的规范,那我们人类的心灵交互作用还能在吗?也许文字是其中的一种心灵交互方式,但是它独特的呈现与灵活,让人觉得门槛挺低。其实作用公共的交互方式,文字留下的时代印感,还是能够推举的;幸亏有足够宽广的网络世界,不然我们多数都是听到媒体与平台的声音,而一些愿意说话的人,则躲在网络树洞中自我觉察与自我疗愈。
有人说,文字是有渗透力的,真正的渗透莫若说是公感的能力吧。如果我们对一种表现、想法或做法,感兴致我们就不妨碍一起耍一段,看看谁的段子能够接上最in的时代玩法?当然有人说,这些都充满各种算法的。好吧,你既然使用算法来看待,那就列出你的计算方式或猜想方式,放在一段时间内,看看算法能够以“结果”的形式呈现出来?
最好的算法是搭着生命的时间来解释,是否有情怀,是否有公共意识,是否有升维、跳跃意识,是否有靠谱的做法等等。一路风尘一路“造”,让时光的美好去沉淀出想达到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