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行为是我们向外界获取知识与技能最主要的途径。然而,单从学习结果看,不同人取得的学习成效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原因是努力不够?学习时长不足?学习方法不对?还是不够聪明?又或者,是上述综合原因所导致。学习收效不高的问题摆在那里,不同人有不同的原因,也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总之一句话,原因各异,情况复杂。但有一些共同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学习中有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指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顶级高手,至少需要刻意训练一万小时,也就是10年左右。于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只要坚持训练一万小时,就都能成为顶级高手呢?显然不是!一万小时只是证明了成为高手大概率需要花费的训练时间,却并未对最终取得好的结果作出任何承诺和证明。事实上,只要方法得当、遇到好的师傅、再加一点悟性,有些获得高水平的手艺并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对于成为高手,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须考虑——正确的学习方法!
首先,在认识上,一万小时训练只对羽毛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和理发师、厨师、书法家、画家等,能被拆分成多个小的、标准化动作的知识与技能有用。
其次,诸如各类创业、创意类等需要灵活创造性思维,依赖外部复杂变量的非标准化行业并不适用。做事的运气和成功的概率大小是必须考量的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科学家们考察了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在相同训练时间内,顶尖运动员练习的重点是各种高难度跳跃动作,普通运动员则更偏爱练习自己早已掌握的动作,其他项目运动员也有类似的情况,而这恰恰是拉开顶级水平和普通水平的关键所在。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与技能划分成层层嵌套的三个区域,从内到外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见图1)
最内层是舒适区:通常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知识与技能;
中间层是学习区:也是最适合我们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区域;
最外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完全陌生的知识与技能;
《学习究竟是什么?》的作者万维钢认为,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想要提升学习效果,我们首先要及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针对性的重点投入时间和精力,练习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如同顶尖花样滑冰运动员反复练习不熟悉的高难度动作,这才是学习的精髓所在。
从信息流动的方向观察,“学习区”位于“旧的已知信息”和“新的未知信息”之间。就是说,“学习区”中既有旧信息,也有新信息,学习发生的过程就是不断拓展旧信息边界的过程,把新信息逐渐变成旧信息的过程。
但这里有个疑问,新旧信息的转化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搞清楚转变的机理,也才容易明白如何更高效的提升新旧信息之间的转化效率。更通说讲,如何才能让学习成效最大化,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究竟是什么?》中引用了罗伯特·威尔逊等人发表的《最优学习的85%规则》结论,在学习区中加入15.87%的未知新信息,最有利于我们提升学习成效。除了数学模型理论推导得出的最优数值,在另一项判断机器学习最优错误率是多少的研究中,用AI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和一个模拟生物大脑的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实验得出的精确数也是15.87%,所以15.87%又被称为“最佳意外率”,或者叫“学习甜蜜点”。什么意思?简单讲,当我们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或训练一项新技能时,学习内容中应该包含大约85%已熟悉的旧信息(包括:知识与技能)和大约15%陌生的新信息(包括:知识与技能)。“学习区”中熟悉的已有知识与陌生知识的最佳配比是85%:15%。在这样的配比下,新知识才容易与原有的知识晶体产生联接,成为我们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一部分。
万维钢老师认为,15.87%并不是学习之后再考试的出错率,而是学习之前,我们所学内容的最佳意外率。学习一个新知识或新技能,重点在于关注和练习15%事先不会的东西。因为,只有一个能让我们判断错误的东西才值得学。
总结,清楚了“学习区”和“15.87%最高学习效率值”,我们就更容易在学习新知识和训练新技能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提升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