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偶遇朱子语类,一惊,南宋人说话的口气似在耳边,往日印象里板板六十四的朱熹,原来说话如此平易明白,而且很有道理。如:“……便与公说某人优,某人劣,公亦未必信得及。须是自看得这一人文字某处好,某处有病,识得破了,却看那一人文字,便见优劣如何。……而今人所以识古人文字不破,只是不曾子细看。又兼是先将自家意思横在胸次,所以见从那偏处去,说出来也都是横说。”
因此买了一本小书《朱子语类选评》,其实不满意,因为我想读的是论文、训门人那几卷。既然买了就读。第一节讲理与气以及阴阳太极。他的学生好烦哦,问来问去都是先有理还是先有气,真要说得口干舌燥:“此本无先后可言”。被问得不耐烦了只得说:那就先有理。与柏拉图差不多。客观唯心,辩证统一。
第二节讲“理一分殊”,就是“月印万川”的意思。朱子说:“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分月,是有限的部分的;印月,是无限的完整的。想起耶稣拿五个饼两条鱼喂饱了五千人的故事,保罗说,“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某人将此故事注解为贾宝玉的爱,给了黛玉给了晴雯给了众人,众人得到的都是他完整的爱心。
体现为具体事物的理,各有各的相貌。朱子说:“如一炉火,四人四面同向此火,火固只一般,然四面各不同。”若只笼统晓得这是一堆火,“这便不得,他里面玲珑好处无由见。”这说得真生动。
从前对朱熹印象不良是因为他说的天理人欲云云,其实嘛也不了解他具体是怎么说的。在语类里看他的意思,天理就是道,其中也包含了人性。而人性就是欲,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是天理的一部分。要灭的是“人欲”“私欲”,注意哦,与“欲”不同,人欲是超出普通自然需求的私欲。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凡有分毫求自利便处皆是,便与克去,不待显著,方谓之利。”此即是曾经非常流行的“狠斗私字一闪念”。
灭人欲的方法是自我克制,这还用说。“未知学问,此心浑为人欲,既知学问,则天理自然发现,而人欲渐渐消去者,固是好矣。”这相当于现代人说的,人一辈子所受的教育就是培养自我克制能力。
他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其实不必。追求美味若是不损害他人也未尝不可。
他用宝珠来比喻人性中的天理,人的气质是水,宝珠在清水中,此人大贤大德;宝珠在浊水中,此人为愚不肖,所以要揩拭这颗宝珠。这道理佛家早就说得很明白,人人具有佛性,只待开悟。
最烦宋儒讲格物致知。汉代郑玄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事缘人所好而来”,你对善认识深刻就会招来善的事物;你对恶认识深刻,就会招来恶的事物。好比现在的网络大数据,你爱看哪一类视频与消息,网络就会不断推给你这一类视频与消息。这与宋儒的意思相差好远。
朱子是从认识论上来说格物致知的,“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寻那形而上之道”,见一事物,认识一事物的理,并且不能浅尝辄止,要推到极致,必须“彻骨都见得透”。要穷尽天下万物之理,必须用类推法,触类旁通,并在日渐积累中到达豁然贯通的境界。
宋人口语很像民国文言。
孙中山先生说知难行易,我觉得是知易行难。朱子说,行难是因为知之不深不真。这又牵涉到格物致知了,要“彻骨”地知才行。比如听说虎伤人,一般人也就听过算数,只有亲身经历过虎爪下逃生的人才会听到“虎”就一惊。一朝经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又是真的知道了蛇的厉害。
知,还有个深度。对日常的所见熟视无睹,以为自己知,其实并不深知。凡事必须经过思考,比如苹果熟了会掉下来,无人不知,但只有牛顿对这件事是彻骨地知晓了。
知行并发,这个说法好。孔门七十二弟子跟着老师这么多年,并不是不知,而是难以行。遇到真事了,如何用老师教的来做,通过行,达到更深一步的知。
“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它。行之久,则与自家为一;为一,则得之在我。未能行,善自善,我自我。”这话说得有意思。善在那里,似桌上一只玉杯,窗外一株花树,伸手可触。而我,分明在此,与善分个彼此。若日日行善,我与玉杯与花树合二为一,我就是玉杯,我就是花树。
朱子是个具有科学精神的人,爱读《梦溪笔谈》,善于观察思考自然界,语类第二卷都是关于天文地理生物的内容。他知道月是没有缺口的圆球,受日光而发亮;虹是雨要停时水汽受日光照射而成;冬青树先萌芽而后才叶落;还知道天地在不断旋转,潮汐有规律,沧海变桑田等等,不容易。
学生记的语录比一本正经的论文好看多了,一是口语有趣,二是爱打比方,三是真诚坦白。
“某十数岁时读孟子言‘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以为圣人亦易做。今方觉得难。”
有一段话说诸儒强把自己的想法说成是孔孟的意思,“如贩私盐,担私货”,“说得新奇巧妙,可以欺惑人,只是非圣人之意”。后人说朱子自己其实也是如此,以自己的思想去解释孔孟。这一点其实无可厚非,人总是从切身出发来理解古人理解历史的。只是读书的人不可轻信,对各种说法存疑,细细比较一番,才能“有自得”。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有疑时,又要“自去思量”,“未须便与朋友商量”,索居独处才好用功夫。“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
好。小书读完,放过一边,懒得去想有疑无疑。
(图片来自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