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教师培训,朱羽老师很清晰的介绍了她对于这一课的设计思路,自己环节、活动的安排。反思回顾我自己的设计安排,有很多收获,其中一些模糊的点,在今天刘老师和朱老师交流讨论、思维碰撞的时候也有一些解答。
其实,当时居家学习时这一课我也安排了,这样孩子在家也能亲自动手做一些实验,手影游戏也是比较有趣的活动,家长和孩子能够一起参与。但是我自己在课程设计时是其实是有一些困难的,这一类似内容在五年级也要出现学习,不同年级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就有所不同,但是这个不同和差别的“度”在哪里,我是有些找不准的。所以当时根据居家学习建议 还有一些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虽然收到了一些学习反馈,但其实感觉效果不太好,当时想的就是开学后,重新上一下。
今天朱羽老师还是给了我很大的指向性,比如和五年级类似内容之间差别的这个“度”,通过她清晰、指向明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的解释,我自己也清晰和有数了很多。
关于在刘老师今天说到的朱羽老师第一个环节分配10分钟的地方,其实我当时听,我想朱羽老师大概是有引入环节的,只不过她为了今天的分享,把重要环节更突出了,所以没有做在今天讲述的ppt里。
不过,由此也听到了刘老师的一些分享,也是比较有感悟的。关于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课堂的导入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课堂氛围、思维快速进入课堂。导入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导入目的不同;有些课堂通过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有些课堂复习导入,也能起到承接上课知识,开启一下课内容的作用。
包括刘老师说到不同课程适用的教学资源不同时,我就想到,我开学以后上的养蚕内容,用的一些视频、图片的形式呈现,其实说实话要比原来学生自己观察总结的时候,学生归纳、理解的更准确,特别视频镜头很有针对性,学生看了以后,也能快速在有效时间内领会。目前在我们学校不能养蚕的情况下,我觉得视频和图片就比较适合养蚕的内容。不过学生体验以及培养学生情感态价值观方面就差一些。还有一些探究性、验证性的课程,那就需要一些实验或者别的呈现形式了。
最后,一个小问题,不知道其他老师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在之前居家教学时用教学建议里的“变大变小”视频,看视频感觉指向性好像有点点不明确。就是学生该用怎样的方法改变影子的大小(这个实验的方法手段好像没有在视频中比较突出,就有一点点不直观的感觉),只是感觉视频中影子在变大变小,当然如果是一个学习后的观看那就没问题,如果要用在掌握知识以前的引导好像就有点不太清楚。(个人想法,如果不对的也请各位老师们帮我解答一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