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间在一本教学杂志上看到了一个《扁鹊治病》的教学片段,一时间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和感悟。
书中的这位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考点知识的理解,学习完文本之后,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文中所阐明的“讳疾忌医”的道理,对蔡桓公固执己见、不听人劝告,不明事理的人物形象也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问题都被教师引导、分析得淋漓尽致,着实让人佩服,但他的教学环节最吸引我的还不是这些对内容的理解,而是引导学生对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对文本得个性化理解,以及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人性中去挖掘课文的深刻精髓。在这里,我就以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问题为出发点,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学习完本文之后,我们都知道,扁鹊一共劝了蔡桓公四次,前三次他都不听,最后一次的结局是病死了。这位老师就趁机问学生你认为蔡桓公应该怎么做?基于对课文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他应该听从扁鹊的劝告,在病情还没有恶化的时候赶紧医治不就好了嘛。接着老师又提出,那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假如当别人见你第一面便无端地说你有病时,你会不会马上听他得话,立刻去看病吃药?这时候有的学生就说我当然不会相信别人的话等等类似的答案……我认为这个老师的问题提问得真是恰到好处,因为他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了文本固有的理解上,蔡桓公就应该去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看病,而是调动学生联系现实生活、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文本做出自己独特的、有个性的理解,把学生自己放在蔡桓公的这个人物角色中,深刻剖析自己面对劝告时的心理活动,我认为这是教学得一大突破。
此外,当学生对“讳疾忌医”这个成语的意思已经有所了解后,对课文的分析也没有到此为止,紧接着,老师提出了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这个时候,学生们都开始认真地在大脑中去搜寻这样的例子,有人说自己的姥姥总是胸闷,却说自己没病,最后一检查是冠心病;还有的同学说老师说自己马虎自己不服气有这个毛病但每次考完试才发现自己真得有这个缺点等等……我个人认为这个教学点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只是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意思,而且能够通过它的含义去指导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能够避免犯类似的错误,遭遇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当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出了自己的某个缺点时,自己是否应该认真思考,仔细检查一下自身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等等。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跳出对文本的固有的理解,积极鼓励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能够站在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中去分析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真正地做到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