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怕亚当孤独,于是就造了个夏娃;
七大姑八大姨也怕我们孤独,当然啦,不能像上帝那样直接造,于是就催你造(烦);
还好还好,有《单身社会》在背后力挺
今天,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正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独自一人生活,这意味着差不多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选择了独居。独居人口占到美国户籍总数的28%。
独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前四位国家分别是: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在那里,几乎40%到45%的住户是独居者。
在日本,社交生活有史以来一直是围绕着家庭来组织的,但如今实际上却有30%的住户独自居住,而且在城市中,这个比例还要高得多。
为什么独居会在当代这个时候开始兴盛?
爱默生与梭罗的睿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绘制出自己逃离人类社会的路线图:孤胆骑侠们独自游荡在西部边疆,披着斗篷的侦探们出没于昏暗的都市街道,探险家们“深入荒野”去寻找自我——所有这些都是美国广为人知的文化标志,代表了我们对于无拘无束的自我的浪漫想象。所以,要下定论说当代都市独居人群不过是这一主题下一种最新的变异,似乎顺理成章。
然而美国文化,并不足以解释独居人口急剧增长。
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大范围的独居人口的增长?毫无疑问,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以及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两者共同使这种新兴之势成为可能。但更简单地来看,与以往相比,今天有更多人选择独居生活,正是因为有更多的人能够负担这样的生活。然而,这世上依然有许多其他人们能够负担、却选择不去做的事情,因而,经济不过是形成这一现象的诸多原因之一。
还有:
女性地位的提升,更多女性进入职场得以自给自足;
通讯方式的变革,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城市化的如火如荼,聚集着一批拥有共同价值观、自我认识以及生活方式的人们。
独居也逐渐被年轻人视为成熟与成功
虽然每个人培养独居能力的经验都各具个性特色,但我的调查研究表明,这其中依然有些被广泛认同的共同点:今天,年轻的单身主义者将独居视为特立独行与成功的标志,社会不再将独居视为人生失败的象征,他们将独居当做一种在个人发展尤其是职业发展上的投资。
他们认为,这种投资必不可少,因为当代的家庭关系非常脆弱,而工作也并不可靠,最后每个人可能都还是得依靠自己。另一方面,自我提升也意味着承担独身的一些挑战:学习家务能力,学会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生活,建立信心以投身人生新的挑战。单身生活同时也意味着社交上的更多努力——建立强大的朋友与同事的社交网络,甚或,如记者伊桑•沃特斯所说那样,形成“城市部落”以取代家庭提供支持。
单身集体感的形成给经济造就了巨大的机会
这个集体,是一种认同,也是一种经济机会
德保罗创造了单身主义一词,以期提高人们对于广大未婚群体的偏见问题的重视。她表示:我选择从事这个,是因为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尽管像WVWV这样的组织还在努力将单身者变作一个政治集团,消费品生产商和服务提供商却已经发现,他们能够有效地将独居者组织成一个新兴的细分市场群体,而这么做对他们而言,也确实有利可图,因为单身者(尽管不是所有的单身者都独居)占据了全美35%的消费总支出,每年大约1.6万亿美元。
随着市场分析师对单身者行为的紧密追踪,那么毫无意外地,企业家们开始开发生产迎合独居人士需求的新产品了。代表之一就是Singelringen——瑞典语中“单身戒指”的意思。单身戒公司的网站上这么写道:“戴上你的单身戒,就等于向周遭宣布你认为单身是可被接受的,也许你依然希望找到一位伴侣,但你对现在单身的生活感到满足。无论如何,你将目前自身的状态展现给所有人,你对目前单身的状态欣然接受。”
但是当独自老去,却是如此落寞
两类独居的老人。一类是有固定经济收入且社交活动丰富的独居老人(事实证明,这两者也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他们选择充分享受晚年自主生活的时光。即使寻找到新的伴侣,也不会轻易搬到一起居住,因为他们有可能刚刚结束长期照顾另一半的生活状态,不想再一次被伴侣病弱的身体所束缚。他们也不愿搬去同儿女居住,因为不想失去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权,同时也并不想因为儿女的生活需要照顾而成为他人生活的附属品。他们十分珍惜生命最后的时光,甚至放弃跟踪随机的新闻,削减和某些并不喜欢的亲友相处的时间,致力于将最后的时间用在最重要和最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上。他们会热衷于各种社交活动,这也是他们每天早上醒来的盼头。而另外一些独居的老人所遭遇的情景却是“残忍的独立”,他们经济困难,缺少社交活动,白天清醒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孤独一人,但是他们也不愿入住养老机构。他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送餐工作人员的到来,这是他们固定的可以攀谈聊天的访客,只有这样才让孤独的生活没有那么绝望。
** 独居生活的出路在何处?**
首先独居生活并不应该代表着孤独和与世隔绝的孤立,应该成为一种生活的选择;
其次,“如果国家和社会能够承认这一点,并且以现在支持已婚人口的态度和方法,为单身独居者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那公民的需求势必将得到更好的满足。”例如独居人口占比最多的瑞典就为单身人士提供了良好的福利体系,独立生育孩子的母亲可以获得16个月的带薪育儿假期,所有家庭花在儿童保育上面的费用不会超过总收入的1%到3%等等。不过瑞典的这些福利政策其实很难被其他国家复制。
甚至有研究机构正在致力于个人助理型机器人的实验研究,虽然这些机器人可能并不能带来人工照料的温情部分并且价格昂贵,但设计得当也可以推动社交,纳入社交网络的机器人可能对闲居无法外出的独居老人具有吸引力。
作者在后面提出了一些针对独居的解决办法:
社区的配置。尤其针对孤寡老人;
医疗服务。发展医疗、聊天等等服务机器人;
房地产市场。小户型的推出;
商业消费。针对单身消费群体的一系列定制。
虽然独居仍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趋势却非常迅猛,独居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应该被社会所压迫。
书里的独居并非和群居相对立,独居更接近于给自己“和这个社会一个缓冲空间”,这从独居往往发生在城市也能看得出来:城市本就是人类的大型群居。
人类的本能很清楚独居会让自己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所以大多数人并没有改变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但用孤独终老来恐吓独居者并不恰当——老是真正的弱势,独居只是放大了老的弱势而已。事实是,无论独居不独居,老或者说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才是人类真正害怕的事。
书名:单身社会
作者: (美) 克里南伯格 译者: 沈开喜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5-2
文章来源于书入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