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精修学校:优雅的重要性
在欧洲,淑女学校正在走向没落。
在欧洲,淑女学校正在走向没落。它们能否在新兴经济体中找到未来的发展空间?
文|《纽约时报》vx:L17688_
怎样吃香蕉才算优雅?手拿刀叉,将香蕉切成小薄片?当然了!至少我们从北京一家奢华酒店举办的礼仪培训课中学到的便是如此。
前不久,我花了61美元来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淑女。用精美的银器切割水果仅仅是学习品尝欧式菜肴五道主菜中的一部分,而且还要在挑剔的礼仪老师一丝不苟的关注下中规中矩地进行。19个女人,不论是外籍人士还是中国人,都聚集在一起商讨如何应对“棘手的食物”,包括如何优雅地吃意大利面、用勺喝汤。出现的任何错误都被予以迅速更正。
带领整个班级的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何佩嵘(Sara Jane Ho),她在皮埃尔弗别墅学院(Institut Villa Pierrefeu,瑞士最后一所传统的国际礼仪进修学院)进行了长达6周的密集培训,这套礼仪培训课程价值2万美元,涵盖西式插花、餐桌礼仪及招待客人的女主人社交技能等。vx;L17688_
现在何佩嵘正将精修礼仪培训带到中国。2013年3月,这位优雅的27岁哈佛大学商学院硕士将开设“瑞雅礼仪培训”:一所以普通话教授礼仪课程,收费高昂的国际礼仪培训中心。何佩嵘用一口纯正的英式英语告诉我,她正是来这里用西式礼仪教会中国人“举止优雅的重要性”。
怎样在关门的同时不把后背朝向屋内?事实上,这件事听上去容易,做起来很难。穿着高跟鞋时,怎样的走姿才是正确的?女士们,踮起脚尖走。拜见未来婆婆?保持神秘感,不要暴露自己。坐姿呢?永远不要跷二郎腿,那是非常粗鲁的。学员们一个接一个在木质地板上走过,假装自己正在参加一个名流鸡尾酒会,而何佩嵘就在一旁对她们的每一步做出点评。
这些练习看上去似乎愚蠢而又过时。在欧洲,淑女学校正在走向没落。而在北京,一个东方国家的心脏里教授西方礼仪听上去似乎有些荒唐,但是何佩嵘的做法自有其道理。
如果说女子精修学校还有未来的话,其未来必定依靠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何佩嵘在皮埃尔弗别墅学院参加培训课程时,大部分女学生来自印度、阿联酋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在中国,很多第一次出国旅游的新贵也清醒地意识到,囊中金钱换不来贵族品味。
在北京,人们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餐馆、大街及公共游泳池等无一幸免,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政府就已决心纠正这一恶习,但以失败告终。父母为他们的孩子准备塑料瓶或袋子,方便孩子在公开场合小便,这类情况甚至在五星级酒店和机场都并不少见。
一位同班的中国学员露西(Lucy)课后向我透露:很多中国人希望在国外以“文明”形象示人。人们越富有,就越想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露西在培训中学会的重要一课便是正式西餐中的餐桌礼仪。她解释说:“你应该待在个人的空间范围内,不要侵犯别人的空间,这一点在餐厅和地铁中同样适用,而中国人需要学习做到这一点。”
在北京的公关公司里,招待外国客户是露西工作的一部分。正如其他大部分身为职场女商人的学员一样,露西觉得这项工作趣味横生,又能增进见闻。学习怎样处理鱼或是黄油餐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中国社会里学习不到这些知识。
何佩嵘在瑞雅礼仪培训开始创立时,意欲吸引一批私人客户:那些来自新贵家庭的家庭主妇和尚未出嫁的少女。那些诸如“欧式礼仪、女主人和礼节”之类的课程将教授招待礼仪,以及安排日常生活事宜的技能。
“当前的中国,成功男士很难找到合格的妻子。出身良好、通情达理且善于交际的女人不容易找到。”何佩嵘这样告诉我,“中国有很多年轻女子需要接受礼仪培训。”
显然,参加她的礼仪课程的女人能够学会成为丈夫的“社交名片”。更重要的是,何佩嵘发现,深入职场的女人身上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典型男性特征,她并不想阻止这类现象(毕竟,她本人也在发展自己的事业),但是她倒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哪个女人不想做个好妻子呢?”我无言以对。
如果说,我从礼仪课程中学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本以为自己在伦敦的出身教养与很多求知欲十足的中国同学相比,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但我错了。
饭前,何佩嵘让我向班级展示一下如何从容地穿过这间屋子并与她握手。我很自信地扬长走过,甚至没有走到终点线,还没来得及同她握手,何佩嵘就扬起手掌发号施令道:“请您再来一遍吧,这次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她点评说,我的高跟鞋劈啪作响,步伐不够优雅,走姿不具备女性的柔美。我红着脸退回去,将这次练习重复了一遍。看起来,我离成功还远着呢。
vx:L17688_